上皇御宇无长策,牧羊奴子孤恩泽。
银莬分印属儿曹,二十馀州尽陷贼。
常山死守平原拒,公家兄弟声名白。
平原白首立班行,忠义凛凛真严霜。
历事四朝唯一节,当年舌舐中丞血。
岂知丞相面如蓝,貌虽夷易心巉岩。
老臣何罪死虎口,到今谁为祛其衔。
临风志士长悲咤,矧瞻遗像严祠下。
未能立草迎送词,一奠椒浆泪盈把。

【注释】

颜鲁公:指唐朝名将颜真卿,字清臣,官至吏部尚书,封鲁国公。上皇:指唐玄宗李隆基,曾于天宝十四载(755年)因安禄山、史思明之乱,逃入四川。御宇无长策:指唐玄宗在安禄山、史思明之乱中束手无策。牧羊奴子孤恩泽:指颜真卿少年时为藩镇节度使所俘,被当作牧羊的奴隶,受尽凌辱。后被救回家里。银莬分印属儿曹:指安禄山叛乱,颜真卿被迫出任河北招讨使,并接受其“平寇节度”的委任状。属儿曹:指授意下属,要他们把“平寇节度”的委任状交给颜真卿。二十馀州尽陷贼:指安禄山攻占洛阳后,又攻下河南的许多州县,颜真卿不得不离开洛阳到平原投奔节度使张巡。常山死守平原拒:指颜真卿坚守常山城,抵抗安禄山的军队。公家兄弟声名白:指颜真卿的亲族和部下,在安禄山叛军面前,声名卓著。公家:指颜真卿自己。兄弟:指他的亲族和部下。声名白:指他们的声望很高。

平原白首立班行:指颜真卿晚年任平原郡太守,直到白发苍苍才得到朝廷的重用。忠义凛凛真严霜:指颜真卿一生忠于唐王朝,为国尽忠的气节像严霜一样凛冽。历事四朝唯一节:指颜真卿一生中历任四朝,只有一次因为忠于国家,被贬到外地,其余时间都在京师任职,没有犯过什么过错。当年舌舐中丞血:指颜真卿曾被陷害,被流放到边远地区,他不怕艰苦,忍受着饥饿和疾病的折磨,仍坚持写诗作文,表达他忠于国家的决心。当时,他的好友裴冕为他辩解说:“你当时是在为国家说话啊!”岂知丞相面如蓝:颜真卿被诬陷后,唐肃宗下令将他押往长安,途中经过蓝田县,有人看见他的面容非常惨苦,就对人说:“颜鲁公的面貌真是惨苦啊!”貌虽夷易心巉岩:颜真卿虽然外表看起来温和可亲,但他内心却坚定不移,像岩石一样坚硬。老臣何罪死虎口:指颜真卿被陷害致死,他并没有犯下什么大罪,但却死在了敌人的手中。到今谁为祛其衔:指到现在也没有人替他洗刷冤屈,消除对他的怨恨。临风志士长悲咤:指颜真卿的墓前有许多志士们凭吊他,感叹他的壮烈牺牲。矧瞻遗像严祠下:指现在还有许多人来瞻仰他的遗像,严肃地纪念他。未能立草迎送词:指颜真卿死后,人们为他写下悼词,但没有能够及时赶到他的身边,向他告别。一奠椒浆泪盈把:指前来祭拜的人们在祭奠他的时候,眼泪沾湿了手中的酒碗。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颜真卿祠堂所作的一首七律。全诗通过对颜真卿生平的叙述,表现了他对国事的忠贞不渝和为国捐躯的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他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首联“上皇御宇无长策,牧羊奴子孤恩泽”,意思是说,在安史之乱中,唐玄宗束手无策,而颜真卿这个被俘虏来的“牧羊奴子”,却得到了皇帝的厚恩。这一联以反衬手法写出了颜真卿的忠诚和坚毅。

颔联“银莬分印属儿曹,二十馀州尽陷贼”,意思是说,安禄山叛乱,唐玄宗被迫出逃,而颜真卿却被派去平定叛乱,接受了叛军的命令。这一联描绘了颜真卿在危难之中挺身而出,为国家效力的场景。

颈联“常山死守平原拒,公家兄弟声名白”,意思是说,在安禄山进攻常山时,颜真卿誓死守卫城池,保卫国家。这一联表现了颜真卿忠于国家、不畏艰险的崇高气节。

尾联“平原白首立班行,忠义凛凛真严霜”,意思是说,颜真卿晚年仍在平原郡任职,他一生忠于朝廷,为国家尽忠的气节就像严霜一样凛冽。这一联赞美了颜真卿忠诚不渝、为国家献身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通过描绘颜真卿的生平事迹和崇高气节,表达了对他深深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