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华鹤羽白,茶华鹤头红。
拱揖鹤山翁,始授宗人同。
山间两宾主,穷极造化功。
易终得未济,曹末观豳风。
或嗟生处远,不近扶木东。
谁知天然贵,正在阿堵中。
喧寂四时耳,寒至窒斯穹。
冷眼看千古,声色沈英熊。
梅华鹤羽白,茶华鹤头红。
注释:这里的“鹤”和“茶”指的是梅花和茶叶,用它们来比喻诗中的意象。
译文:梅花如雪,茶叶似玉,它们的颜色都非常纯净。
山间两宾主,穷极造化功。
注释:这里的“宾主”指的是梅花和茶叶,象征着自然万物。
译文:山里的两位主人(指梅花和茶叶),都尽到了各自的造化之功。
易终得未济,曹末观豳风。
注释:这里的“易终”指的是《周易》的最后一篇《未济》,“曹末”指的是《诗经·曹风》。
译文:虽然《周易》的最后篇章是《未济》,但《诗经》中《曹风》篇的结尾也描述了类似的景象。
或嗟生处远,不近扶木东。
注释:这里的“扶木”是指扶桑,传说中日出的地方。
译文:有人可能会感叹自己的出生之处离日出的地方很远,无法接近。
谁知天然贵,正在阿堵中。
注释:这里的“阿堵”是指钱。
译文:然而,真正的天然之物才是最珍贵的,就像钱一样,它的价值在于它的存在本身。
喧寂四时耳,寒至窒斯穹。
注释:这里的“穹”是指天空,“耳”是指耳朵。
译文:喧嚣和寂静只在四时之间交替,而当寒冷到来时,整个天空都会变得闭塞。
冷眼看千古,声色沈英熊。
注释:这里的“英熊”是指雄鹿,一种动物,这里用来形容声音和色彩。
译文:从远处观察千古的历史,可以看到那些声音和色彩都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心灵。
赏析:这首诗以梅花、茶叶为意象,通过描绘它们的自然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周易》和《诗经》中的不同景象,展现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充满了哲理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