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皇栖高梧,那能顾鸱枭。
椒兰自昭质,不肯化艾萧。
人生同一初,气有善不善。
一为君子归,宁受流俗变。
云何屈大夫,属意椒兰芳。
兰皋并椒丘,兰藉荐椒浆。
骚中与歌首,兰必以椒对。
谓椒其不芳,谓兰不可佩。
此言混凡草,臭味自尔殊。
亡何岁时改,二物亦变初。
以兰为可恃,委美而从俗。
椒亦佞且慆,干进而务入。
椒兰信芳草,气质自坚好。
胡为坏于廷,晚节不可保。
意者王子兰,与夫大夫椒。
始亦稍自异,久之竟萧条。
迨其习成性,甘心受芜秽。
不肯容一原,宁以宗国毙。
禹皋于共鲧,旦封与鲜度。
同根复并生,何尝改其故。
原非不知人,观人亦多涂。
治朝中可上,乱世贤亦愚。
况原同姓卿,义有不可去。
所望于兄弟,谓其犹可据。
我本兄弟女,孰知胡越予。
以是观离骚,庶几原心乎。

【诗句】

过屈大夫清烈庙下,鸾皇栖高梧,那能顾鸱枭。

椒兰自昭质,不肯化艾萧。

人生同一初,气有善不善。

一为君子归,宁受流俗变。

云何屈大夫,属意椒兰芳。

兰皋并椒丘,兰藉荐椒浆。

骚中与歌首,兰必以椒对。

谓椒其不芳,谓兰不可佩。

此言混凡草,臭味自尔殊。

亡何岁时改,二物亦变初。

以兰为可恃,委美而从俗。

椒亦佞且慆,干进而务入。

椒兰信芳草,气质自坚好。

胡为坏于廷,晚节不可保。

意者王子兰,与夫大夫椒。

始亦稍自异,久之竟萧条。

迨其习成性,甘心受芜秽。

不肯容一原,宁以宗国毙。

【译文】
经过屈大夫的清亮庙,鸾鸟栖息在高大的梧桐树上,怎么能顾及那些鸱枭呢?
椒和兰花自然具有它们的芳香,它们并不希望变成艾蒿和萧草。
人生来都是相同的,但气质上却有善恶之分。
一个人如果成为了君子,即使受到世俗的影响也愿意接受。
为什么屈大夫会特别偏爱香花呢?
在《楚辞》和诗歌中,香花和艾蒿、萧草常常相提并论,香花一定不会像艾蒿、萧草那样芬芳吗?
我不明白为什么屈大夫会把香花比作艾蒿、萧草。
香花就像高贵的贵族,他们不屑于做那些低贱的事情。
香花和艾蒿、萧草是两种不同的植物,它们的气质各不相同。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植物也会发生改变。
因为香花被认为可以依靠,所以它们会迎合世俗的喜好。
艾蒿、萧草也是香气四溢的,而且质地坚韧。
为什么会在朝廷中变得堕落呢?这是因为他们的晚节已经无法保持了。
也许屈大夫所指的“王子兰”就是那些高贵的贵族,而那些高贵的贵族也曾经有过美好的时光,后来却逐渐走向了衰落。
当他们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时,就心甘情愿地接受了污秽。
他们不愿意接受一个高尚的原则,宁愿用生命的代价去维护自己的利益。
禹在治理洪水时,共工被诛灭,鲧被封为诸侯;商汤封夏桀的儿子于斟灌,封太康于斟找。
这两种情况都是同根生、并生的结果,又有什么不同呢?
他们都不是不知道人的品质如何的人,但他们仍然会受到各种诱惑。
治理国家的时候可以做出正确的决定,而在混乱的时代里贤明的人也会陷入困境。
更何况他们是同姓的官员呢,他们的忠诚是不可改变的。
我希望兄弟们能理解我的心意,相信他们还是值得依赖的。
我曾经是一个女性,谁能想到我现在已经成为了胡人的妇女呢?
通过这样的观察,我对《楚辞》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许这才是屈原的真正意图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