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怕踏长亭路。便自有、离愁苦。一自送君趋幕府。惺憁莺舌,呢喃燕觜,那解春无语。
三年山月移朝暮。独倚松风等闲度。到得除书萦绊住。却愁不似,当时皓月,长伴君来去。
【注释】:
1、青玉案:词牌名。
2、次西叔兄送南叔兄赴钤干见寄韵:指作者在诗中回应西叔兄的送别之词。
3、钤干:官印。
4、见寄韵:指西叔兄以诗相赠,因此作者作此词以应和。
5、惺憁莺舌,呢喃燕觜:形容人说话细声细语的样子。惺憁:形容人声音细柔。呢喃:形容人说话声音轻细。
6、山月:指月亮,这里借指时间。
7、移朝暮:指时间的流逝。
8、除书:任命书。
9、长伴君来去:意为长随左右。
【译文】:
在中年时最怕踏上离别的路途。一自送君奔赴幕府后,就自有了离愁苦。自从送君到幕府之后,就独自倚靠着松树风度过漫长的时光。等到任命书萦绊住我后,却只愁自己不像当年那样有皓月陪伴着你往来于世间。
【赏析】:
“青玉案·次西叔兄送南叔兄赴钤干见寄韵”是一首写友情的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南叔兄赴任的深情厚意。全词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古代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词的开篇便以“青玉案”为题,巧妙地将词的主题与古人所爱之物联系起来,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接着,词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送别的场景,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又为下文的描写做好了铺垫。
词人通过“一自送君赴幕府”等句子,生动地刻画出了诗人送别的场景,以及内心的感受。这些句子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的重视与关心,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他害怕踏上离别的路途;另一方面,他又期待着与友人再次相聚的时刻。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整首词更加富有戏剧性与感染力。
词人在接下来的部分中,通过对“三年山月”“独倚松风”等意象的运用,营造出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这些词语不仅描绘出诗人的内心世界,还展现了他的孤独与寂寞。同时,这些意象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牵挂。
词人在结尾部分通过对“除书萦绊住”等句子的运用,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担忧与不舍。他担心自己的任命书会束缚住自己的自由,无法像过去那样与友人一起度过美好时光。这种担忧既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前途的担忧,又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与执着。
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难得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古代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