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二三老,曾醉溪山堂。
至今月露底,草木有馀香。
兴言我良友,六月此追凉。
还同章泉叟,访之以相羊。
夜久清辉寒,水际如雪光。
谁知幽绝处,怀贤正难忘。

诗句:

  • 当年二三老:指的是几位年长的朋友,他们一起度过了许多时光。
  • 曾醉溪山堂:他们共同在溪山堂中饮酒作乐,享受着美好的时光。
  • 至今月露底: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但他们仍然怀念过去的美好记忆。
  • 草木有馀香:溪山堂周围的自然景色依然美丽动人,让人陶醉不已。
  • 兴言我良友:想起了那些和他们在一起度过美好时光的好友。
  • 六月此追凉:夏天的傍晚,他们在溪山堂中追凉避暑。
  • 还同章泉叟:与章泉老人一同来到这里,寻求清凉的地方。
  • 访之以相羊:章泉老人邀请他们一起去找他,一起享受清凉的时光。
  • 夜久清辉寒:夜深了,月光洒在水面上,显得格外清凉。
  • 水际如雪光:月光映照在水面上,如同雪白的光芒。
  • 谁知幽绝处,怀贤正难忘:他们感叹这里的风景如此幽静、美丽,而怀思贤人的情怀却始终难以忘怀。

译文:
当年的我们几个老友,曾在溪山堂中畅饮欢乐。
如今虽然时过境迁,但我还是怀念那些美好的回忆。
每当夏季傍晚,我们就会来到溪山堂追凉避暑。
还会和章泉老人一起,寻找那个清凉的地方。
夜晚来临,月光洒在水面上,清凉宜人。
谁能想到,这个幽静的地方,让我怀想贤者的心情更加浓烈。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老朋友的怀念之情以及他们对美好时光的回忆。通过对溪山堂的描述以及夜晚月光洒在水面上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并借此抒发了自己对贤者的敬仰之情。诗中通过“月露底”等词汇,传达出夏日夜晚清凉的气息,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当时的气氛和环境。同时,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