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出城隅辟故台,斩茅删竹受良材。
春塘梦草成诗后,画栋飞云式燕开。
一境山形天际望,四时风物坐中来。
府公经构民偕乐,鱼鸟犹知喜跃回。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重要词语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一些重要字词的写法、读音等,同时要了解诗词的内容,分析其情感主旨。解答本题时,首先读懂原诗,然后逐句翻译,并注意重点词语的提示意义,最后分析诗句大意,并结合注释和关键词语分析诗歌内容。
金陵府舍重建金山寺二首
地出城隅辟故台,斩茅删竹受良材。
春塘梦草成诗后,画栋飞云式燕开。
一境山形天际望,四时风物坐中来。
府公经构民偕乐,鱼鸟犹知喜跃回。
【译文】
从城中到城外,新筑的金山寺矗立在城角。
砍去旧台周围的茅草,削去了旧台旁的竹林,选取了优良的建筑材料。
春天池塘里长满了绿草,正是诗人写诗之后的事,
新修的佛殿上雕梁画栋,彩绘着流云飞翔燕子展翅。
登上金山寺,远望天边,只见一片碧波万顷。
春夏秋冬,四季风光,从这寺里都可以欣赏得到。
府长官经过精心构筑,百姓也很高兴,
鱼儿鸟儿都欢喜跳跃,好像也在欢迎他们。
【赏析】
“金陵府舍重建金山寺”是此诗的第一句。金陵即建康,今南京。这首诗作于宋理宗淳年间(1174—1264),当时作者任江东安抚大使兼知建康府事。
“地出城隅辟故台”,意在表明新址的得来不易。诗人用笔简练而富有力量。“地出”点明地点是在城隅之地;“辟故台”说明不是在原地起造,而是拆除旧有建筑。两句连在一起,便突出表现了诗人对这一成就的自豪感与喜悦心情。
“斩茅删竹受良材”,进一步描写新址的情况。“斩茅”,指将原有的茅草全部铲除;“删竹”,指将原有的竹丛全部砍去。两句写出了新址的整洁。“受良材”三字既写出了选用材料精良,又暗示着工程艰巨。
“春塘梦草成诗后”,“春塘梦草”是说春天池塘里的绿草长得很好,“成诗后”是说诗人写完了诗之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在完成诗作之后,在新的寺庙中观赏绿草的情景。
“画栋飞云式燕开”,“画栋”形容佛阁上的彩绘雕梁;“飞云”“式燕”都是比喻,形容楼阁上的彩绘雕梁像飞云一样流动变幻,雕梁上的燕子像展翅飞翔一般栩栩如生;“开”是动词,指展开的意思。这两句是说,新建的金山寺佛阁上的彩绘雕梁和飞舞的彩云,就像燕子在展翅飞翔一样。
“一境山形天际望”,“境”指境界;“天际望”是指站在金山寺高处向远处眺望。这句是说,站在金山寺高处向东远眺,只见一座座青山连绵起伏,仿佛伸展到天边一样。
“四时风物坐中来”,“四时”指一年四季;“坐中”是指坐在寺内。这句是说,不管春夏秋冬,无论什么时候来金山寺,都能感受到它那优美的自然风物。这里诗人运用了移步换景的表现手法。
“府公经构民偕乐”,“府公”指官府;“经构”指修建;“民乐”指百姓高兴。这句是说,官府经过努力,老百姓也非常高兴。
“鱼鸟犹知喜跃回”,以鱼鸟喻人。这句是说,就连鱼鸟也知道人们的快乐,所以它们也欢蹦乱跳地回到水里去了。
前六句写新址的得来不易及其建筑之美及所观之景,后两句表达对官府和百姓的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