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逢时道不殊,当年功立老闲居。
来膺冕绂三公命,归奉云章五色书。
社稷元臣名已遂,山河雄镇宠仍疏。
琼林诏饯衣冠盛,岂止都门百两车。
【注释】
逢:遇到,指遇赦。道不殊:道路没有区别。时:时代背景。功立:建立功勋。来:到来。来膺冕绂(mèi fú):来到朝廷,被授予三公之位。三公:古代的高级官职,即太尉、司徒、司空。奉云章:“奉”是接受的意思,“云章”指的是《云门》这部乐章,这里指皇帝的恩典。五色书:指诏书,用五彩丝绳系着。社稷:国家。元臣:重臣。社稷元臣:指有重望的人。名:名声。遂:实现。山河:指国家。雄镇:雄壮的城镇。宠:宠信。疏:疏远。琼林:指皇宫禁苑,也指宫廷。诏饯:皇帝的赐宴。衣冠盛:衣冠盛事,指大典。百两车:百辆车。
【赏析】
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1000年),文彦博在任宰相多年后,因年老请求退休,得到真宗的特许,得以归田。真宗为此写了一首七言诗赐给他,以示慰劳。此诗就是当时文彦博收到这首诗后的答谢之作。
开头两句说,自己逢时遇世,所走的道路与当年没有什么不同,当年建立功勋,如今就老去闲居在家了。这里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过去一生的回顾和总结。
中间四句写他受宠任三公之职,受到皇帝的宠信。“来膺”、“归奉”、“社稷”等词语都表明了他得到皇上的宠爱。
后四句写他对国家的忠诚,他认为自己是国家的忠臣,所以对国家十分忠诚,希望皇帝能够信任他。“社稷名已遂”,意思是自己的名声已经实现了。“山河雄镇宠仍疏”,意思是虽然自己得到了皇帝的宠爱,但是国家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所以皇帝还是疏远了我。
整首诗以谦卑的态度表达了对国家深沉的爱意和对皇帝深深的敬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