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鸿都岁始旬,职更河澳与言纶。
出为戎阃蕃宣守,归作儒林典颂人。
寓直重游唐丽正,翻书还上汉麒麟。
参陪樽俎俱时彦,独愧非才踵后陈。
【注释】
一去鸿都岁始旬:一去,离开。鸿都,即成都,唐时为皇帝的游乐之地。何龙图赴职宴集诸公同赋诗以纪出入之盛:何龙图赴任成都,与诸公一起饮酒赋诗。龙图,指何龙图。纪,记载。
出为戎阃蕃宣守:出为官,到边疆担任军事要职,封疆大吏。戎阃(kǔn),边疆的要塞。蕃宣,蕃国宣抚使。守,太守。
归作儒林典颂人:回到家乡后,成为儒林的楷模,受到人们的颂扬。典颂人,楷模的人。
寓直重游唐丽正:寓直,在京城任职。重游,重新游览。唐丽正,指翰林院。
翻书还上汉麒麟:翻阅书籍,仿效汉代麒麟阁故事,表彰功臣。上,放在上面。
参陪樽俎俱时彦:参加宴会,陪伴酒席,都是当时有名的士人。陪,陪侍。樽俎,酒食器皿。时彦,当时的贤士。
独愧非才踵后陈:只有惭愧自己没有才能,追随在别人后面。非才,不是有才能的人。踵后陈,跟随在后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赴任成都途中,和诸公一起饮酒赋诗而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这次赴任的欣喜之情以及对于自己才能的自谦之意。
首联“一去鸿都岁始旬,职更河澳与言纶”描绘了作者离别成都的情景。诗人离开了成都,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在这里,“鸿都”指的是成都,一个充满繁华与文化的地方;“一去”则表示诗人离开的决心。
颔联“出为戎阃蕃宣守,归作儒林典颂人”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在边疆任职的经历。在边疆担任军事要职,成为了封疆大吏,同时在家乡也成为了儒林的楷模,受到了人们的颂扬。这里的“戎阃”指的是边疆的要塞;“蕃宣”则是藩国宣抚使的简称;“归作”则意味着诗人回到了家乡。
颈联“寓直重游唐丽正,翻书还上汉麒麟”则描绘了诗人在京城任职期间的日常生活。他经常在翰林院里游览,翻看书籍,学习治国之道。在这里,“寓直”指的是在京城任职;“唐丽正”则是翰林院的别称;“翻书”则是指翻阅书籍;“上汉麒麟”则是说模仿汉代麒麟阁的故事,表彰功臣。
尾联“参陪樽俎俱时彦,独愧非才踵后陈”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疏学浅的无奈之感。他参加了宴会,陪伴着酒席,都是一些当时的贤士。然而,他自己却感到惭愧,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才能,只能跟随着别人的脚步。这里的“时彦”指的是当时的贤士;“踵后陈”则是指追随在别人后面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