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罗绮竞珊珊,未必儒官偏少欢。
随分管弦娱性尚,等闲唱咏过暄寒。
幽人栖遁心非适,夸者经营席靡安。
一絓利名均是徇,能遗斯事更为难。
朱门罗绮竞珊珊,未必儒官偏少欢。
随分管弦娱性尚,等闲唱咏过暄寒。
幽人栖遁心非适,夸者经营席靡安。
一絓利名均是徇,能遗斯事更为难。
注释:
- 朱门:红色的大门,指豪门贵族。
- 罗绮:华美的丝织品。
- 竞珊珊:争艳貌。
- 未必儒官:不一定所有儒生官员。
- 管弦:乐器。
- 暄寒:温暖和寒冷。
- 幽人:隐居的人。
- 栖遁:隐居。
- 夸者:喜欢夸大的人。
- 经营:治理。
- 絓:约束、牵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文人墨客生活状态的诗。诗人以豪放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朱门大院里,人们纷纷穿着华丽的衣服,竞相炫耀。然而,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儒生官员就比平民百姓更少快乐。诗人通过对不同人物的观察,展现了他们各自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第一联“再和”,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繁华景象的感受。他看到了人们在红门前尽情享乐的景象,但并不觉得这些儒生官员就比平民百姓更少快乐。这里的“未必”一词,既表示了诗人对这种现象的疑问,也表达了他对人性的思考。
第二联进一步描绘了文人墨客的生活状态。他们虽然追求声乐之美,但对于严寒酷暑却无法适应。这里的“随分管弦”指的是文人在琴瑟之间寻找乐趣,“唱咏”则是指他们吟诗作赋来抒发情感。这些文人墨客的生活状态反映了他们的才华和个性。
第三联转向了另一种生活状态。那些隐居深山的人,他们的内心并非完全满足于现状。而喜欢夸大的人,则可能因为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变得浮躁不安。这里的“夸者经营席靡安”形象地描述了这些人的心态和行为。
第四联再次回到文人墨客的生活状态。他们被名利所困扰,无法真正地超脱世俗。这里的“一絓利名”指的是他们为了追求名利而付出的代价,“为难”则是指这个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和痛苦。
这首诗通过描绘不同的生活状态,展示了文人墨客的不同心态和行为。诗人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自己对于人性和社会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