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蓬蓬气怒号,厉声披拂昼兼宵。
百重沙漠连空暗,四向茅檐卷地飘。
与日过河流水涸,行天畜物密云遥。
輶轩使者偏蒙福,夙驾阴霾斗顿消。
【译文】
北风呼啸,怒号着吹过北海,声势浩大。它从白日到黑夜,从白天到夜晚都不断地刮来。百重沙漠上弥漫着一片昏暗的天空,四处的茅屋被它卷起。河水与太阳相斗,河流中的水都干涸了。云层密布,天空变得阴沉。使者乘坐轻便的车马,偏蒙受天恩赐福,阴霾顿时消散。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写狂风在北方肆虐、破坏的情景,抒发自己对国事的忧虑之情。
首句“北海蓬蓬气怒号”,描写了狂风在北海怒吼咆哮的情景。诗人用“篷蓬”“怒号”等词语形象地描绘出狂风在北海肆虐的情形,使读者仿佛能够听到那狂野而震撼人心的呼啸之声。接着,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狂风肆虐的程度和范围:它的声势浩大,昼夜不停;它所经过的地方,无论是百重沙漠还是四向茅檐,都被卷入其中。这种夸张的手法,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更为惊心动魄。
第二联“百重沙漠连空暗,四向茅屋卷地飘”。这里,诗人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沙漠形容为百重之多,将茅屋形容为被卷起后覆盖在地面上,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狂风肆虐的程度之深以及影响之广。同时,这两句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力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第三联“与日过河流水涸,行天畜物密云遥”。在这里,诗人以“河”和“天”作为意象,通过对比的方式,表现了狂风对自然界的巨大破坏作用。狂风不仅使河水干枯,还导致天空中云层密布,预示着天气将会变得更加恶劣。这一联进一步强调了狂风肆虐的程度之深、影响之广。
最后一句“輶轩使者偏蒙福,夙驾阴霾斗顿消”。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古代的“輶轩”是指一种轻巧的车辆,而“蒙福”则意味着获得好运或福气。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使者因为得遇狂风而得以平安无事,同时也暗示了国家因狂风而被削弱的事实。诗人通过对这一情境的描述,表达了自己的忧国之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这首诗通过对狂风肆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之情。诗人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狂风肆虐的程度和范围,并通过对比的方式表现了狂风对自然界的影响,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典故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既具有形象性又具有深刻的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