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昴昏当午,诹訾旦在东。
圣君南面治,常候四星中。

《皇帝閤春帖子六首》是宋代诗人苏颂的作品之一。在这首诗中,“西昴昏当午”指的是黄昏时分太阳西沉,天空中的金星和木星正好位于正南方的天空中;“诹訾旦在东”则是指清晨时,土星出现在东方地平线上。接下来将详细解读这首诗的内容:

  1. 第一首:藻景升旸谷,条风拂紫宸。只今天一笑,万物总为春。
  • 藻景升旸谷:指太阳升起于早晨的东方,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 条风拂紫宸:描述微风吹拂着宫殿前的台阶,象征皇权的威严和春天的到来。
  • 只今天一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之情,认为春天的到来就像皇帝的微笑一样让人感到愉悦。
  • 万物总为春:强调春天给大地带来的生机与活力,使所有事物都焕发新生。
  1. 第二首:嶰律春灰动,青阳奏雅音。上辛元日是,郊类合天心。
  • 嶰律春灰动:描述了春风如同冬日里的灰烬一般逐渐消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 青阳奏雅音:春天的到来伴随着温暖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使人心情愉悦。
  • 上辛元日是:指的是春季的一个特殊日子,即上辛之日,这一天人们会进行祭祀等活动来庆祝春天的到来。
  • 郊类合天心: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认为春天的到来与天地之心相契合。
  1. 第三首:闰接残年腊,春留半月冬。雪深田易垦,欢喜匝三农。
  • 闰接残年腊:指冬季的最后一个月,也就是农历十二月,这一年的最后一个季节。
  • 春留半月冬:春天虽然不是一年四季中最长的时期,但它的存在给冬日带来了温暖的气息。
  • 雪深田易垦:由于冬天的积雪深厚,春天的到来使得原本难以耕种的土地变得易于耕作。
  • 欢喜匝三农:农民在春天播种希望的同时,也充满了对丰收的期待。
  1. 第四首: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
  • 描述了神宗立元年(1084年),诗人被提拔为知制诰,但因上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而被贬职,后出任婺州知州的经历。
  1. 第五首: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
  • 描述了在元丰初年(1080年代),诗人曾一度掌管开封府的权力,后来改任沧州。在奉旨编纂《鲁卫信录》时,他致力于记录古代文化和历史。
  1. 第六首: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 描述了在哲宗元祐初年(1086年),诗人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兼侍读,专注于律历的研究并主持研制新浑仪。在绍圣末年退休后,他继续从事学术研究和著述工作,留下了《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和《本草图经》等作品。

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代诗人苏颂的创作风格、背景以及他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观察和思考。同时,也可以感受到诗人所抒发的情感和思想对于当时社会的重要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