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纤江上雨,送我作飘零。
江海飘双鬓,乾坤赘一萍。
兔株空自守,龟策为谁灵。
嵇笔怀忧愤,湘吟苦独醒。
眼看四海白,血洒九天青。
萱背占乌鹊,圜扉痛鹡鸰。
无由归海岛,谁为哭秦庭。
欲问鄜州信,鸿飞更杳冥。
闷
帘纤江上雨,送我作飘零。
江海飘双鬓,乾坤赘一萍。
兔株空自守,龟策为谁灵。
嵇笔怀忧愤,湘吟苦独醒。
眼看四海白,血洒九天青。
萱背占乌鹊,圜扉痛鹡鸰。
无由归海岛,谁为哭秦庭。
欲问鄜州信,鸿飞更杳冥。
注释:
- 闷:这首诗的标题,通常指心情忧郁或烦闷。
- 帘纤:帘幕细薄的样子,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处环境的微细和脆弱。
- 上句“送我作飘零”意味着诗人被送离故土,漂泊不定。
- “江海飘双鬓”描绘了诗人因漂泊而两鬓斑白的形象,象征着岁月的流逝。
- “乾坤赘一萍”中的“乾坤”指天地,而“赘一萍”则形象地比喻诗人如同漂浮在水面上的浮萍,没有根基,四处漂泊。
- 下句“兔株空自守”中的“兔株”可能是指孤独无助的处境,“空自守”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孤立无援的感觉。
- “龟策为谁灵”中的“龟策”可能是指占卜之术,而“为谁灵”则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困惑。
- 接着两句“嵇笔怀忧愤,湘吟苦独醒”,通过“嵇笔”(即嵇康的笔)和“湘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清醒。
- 紧接着四句,“眼看四海白,血洒九天青”,用“四海”和“九天”来比喻广阔的世界和高远的天空,同时暗示了诗人心中的恐惧和忧虑。
- 最后几句“萱背占乌鹊,圜扉痛鹡鸰”,通过“萱背”和“圜扉”分别代表母亲和孩子,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渴望。
- 结尾两句“无由归海岛,谁为哭秦庭”,以无法回到海岛和无人为之哭泣来表达了诗人的悲凉与无助。
- 最后一句“欲问鄜州信,鸿飞更杳冥”,表达了诗人想要询问家乡消息的愿望和无奈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现作者内心忧郁和迷茫情感的作品。开头两句“帘纤江上雨,送我作飘零。”描绘了一幅江上风雨交加的画面,诗人被送离故土,漂泊不定。接下来的诗句“江海飘双鬓,乾坤赘一萍。”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因为漂泊而两鬓斑白、如同漂浮在水面上的浮萍般无助的状态。
诗中多处使用了自然景物和典故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境遇。如“萱背占乌鹊”,“萱”可能指的是母亲的背脊,而“乌鹊”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吉祥鸟,象征着美好和希望。然而在这里却被诗人用来象征母亲的悲伤。“圜扉痛鹡鸰”,圜扉可能指的是庭院的大门或者家园,而“鹡鸰”是一种鸟类,常用来比喻兄弟或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这里的使用则暗示了诗人对失去亲人或朋友的痛苦。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典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郁、迷茫和痛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亲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