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间苏丞相奉使契丹,道过北京,时文潞公为留守。燕会欸,文公因问魏收有「埔峭难为」之语,人多不知「埔峭」何谓,苏公曰:「闻之宋元宪公云《事是本经》,盖梁上小柱名,取有折势之义耳」。苏公以文人多用近语而未及此,乃用是语为一诗纪席上之事献文公曰:「高燕初陪听拊鼙,清谭仍许奏挥犀。自知伯起难埔峭,不及淳于善滑稽。舞奏未终花十八,酒行先困玉东西。荷公德度容狂简,故敢忘怀去钉畦。」

公卿三品以上既薨,其家录行状上尚书省请谥,考功移太常礼院议定,博士撰议。考功审覆刺都省集合省官参议,具上中书门下,宰臣判淮始录奏闻,敕付所司即考功录牒以未葬前赐其家,省官有异议者,听具议以闻。然故事集议日请谥之家例设酒馔,厥费不赀,或者惮此因不复请。景右中,宋宣献公判都省,建言:「考行易名用申劝沮,而飨其私馈,颇非政体,请自今官给酒食。」从之。然亦有其家不自请而人为之请而得谥者,若杨侍读徽之既卒,久之,其外孙宋宣献公为请而谥「文庄」;宋尚书祁既薨,张安道为请而谥「景文」;张公既薨,遗命毋得请,而苏黄门子由援此二例为言,遂谥「文定。」兵兴以来,请谥之礼几废,张悫中书卒,汪翰林藻为之请,遂谥「忠穆」,然有司自定而已,非复集官参议。

诗句:高燕初陪听拊鼙,清谭仍许奏挥犀。自知伯起难埔峭,不及淳于善滑稽。舞奏未终花十八,酒行先困玉东西。荷公德度容狂简,故敢忘怀去钉畦。

译文:初次见面时,我们聆听着鼓声敲打的战鼓,谈论着轻松的话题。我深知文潞公的才华出众,他的言辞犀利且富有幽默感,让人印象深刻。在宴会上,我们跳舞、饮酒,直到天色渐暗才结束。文潞公的风度翩翩让我感到钦佩,我愿意忘记一切烦恼,与他一同享受这美好的夜晚。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一位名叫文潞公的人物初次见面的情景。诗中通过描绘鼓声、轻松话题、舞姿和美酒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和谐而愉快的氛围。特别是“自知伯起难埔峭,不及淳于善滑稽”一句,既表达了对文潞公才华与幽默感的赞美,也暗示了作者自谦的态度。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展现了作者对文潞公的敬佩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