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地无溪祗欠人。有翁年八十,住其滨。直钩元不事丝缗。优游尔,聊以遂吾身。

陶令赋归辰。未尝轻出入,犯风尘。江洲太守独情亲。庐山醉,谁主复谁宾。

小重山 · 寄刘叔通先生序云:《小重山》一阕,传闻叔通吾兄间留建城,衔杯之际,可令歌以酹我否

何地无溪祗欠人。有翁年八十,住其滨。直钩元不事丝缗。优游尔,聊以遂吾身。陶令赋归辰。未尝轻出入,犯风尘。江洲太守独情亲。庐山醉,谁主复谁宾。

赵蕃通过这首词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态度和对友人刘叔通的敬爱之情。在这首诗中,赵蕃以自然景象为背景,描绘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体验。首先,“何地无溪祗欠人”一句,通过反问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力和感受力。这种表达方式既简洁又富有哲理,让人不禁思考生活的真谛。接着,“有翁年八十,住其滨”一句,诗人通过描述一位九十岁的老人住在河边,表达了对长寿和生命的尊重和敬畏。这不仅是个人对生命的态度,也是对整个人类生命的肯定。

诗中的“直钩元不事丝缗”和“优游尔,聊以遂吾身”两句,则展示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这里的“直钩元不事丝缗”可能隐喻着诗人的人生哲学,即不必追求世俗的成功和财富,而应该享受生活本身带来的快乐。而最后的“尝轻出入,犯风尘”则反映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看法,他认为官场上的浮华和虚伪与自然和平静的生活相比,显得过于复杂和累赘。因此,他宁愿选择简单的生活,享受自然的宁静和舒适。

结尾处的“庐山醉,谁主复谁宾”,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在这段描写中,诗人通过对庐山的描述,表达了他对朋友刘叔通的深深敬爱。他希望两人能在庐山上畅饮美酒,忘却世间的纷扰和烦忧,只享受彼此之间的友谊和默契。这种描述不仅显示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也体现了他追求心灵自由和安宁的愿望。

《小重山》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深意的诗篇。它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生活态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首诗不仅是对赵蕃个人生活态度的描述,也是对其人生哲学的体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