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之胜,班班在目,而平淮如席,亦横陈樽俎间。既而北历淮山,自齐安溯江泛湖,薄游巴陵,又得登岳阳楼,以尽荆州之伟观,孙刘虎视遗迹依然,山川草木,差强人意。洎回京师,日诣丰乐楼以观西湖。因诵友人“东南妩媚,雌了男儿”之句,叹息者久之。酒酣,大书东壁,以写胸中之勃郁。时嘉熙庚子秋季下浣也

记上层楼,与岳阳楼,酾酒赋诗。望长山远水,荆州形胜,夕阳枯木,六代兴衰。扶起仲谋,唤回玄德,笑杀景升豚犬儿。归来也,对西湖叹息,是梦耶非。

诸君傅粉涂脂。问南北战争都不知。恨孤山霜重,梅凋老叶,平堤雨急,柳泣残丝。玉垒腾烟,珠淮飞浪,万里腥风吹鼓鼙。原夫辈,算事今如此,安用毛锥。

沁园春

石城之胜,班班在目,而平淮如席,亦横陈樽俎间。既而北历淮山,自齐安溯江泛湖,薄游巴陵,又得登岳阳楼,以尽荆州之伟观,孙刘虎视遗迹依然,山川草木,差强人意。洎回京师,日诣丰乐楼以观西湖。因诵友人“东南妩媚,雌了男儿”之句,叹息者久之。酒酣,大书东壁,以写胸中之勃郁。时嘉熙庚子秋季下浣也。

【注释】:

  • 沁园春:词牌名,是宋词的一种格式,由《花间集》的温庭筠创制。
  • 石城:指南京(古称石头城)。
  • 班班:形容清晰、显著的样子。
  • 平淮如席:形容水面平静得像铺了张席子。
  • 北历淮山:指从北方经过淮河山脉。
  • 齐安:地名,今安徽淮南市。
  • 溯江泛湖:逆流而上,泛舟于江湖之间。
  • 薄游巴陵:游览巴陵县。
  • 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市洞庭湖畔,著名的历史文化建筑。
  • 荆:荆州,古代地名。
  • 孙刘虎视遗迹依然:指三国时期的遗迹仍然可见。
  • 山川草木,差强人意:指风景优美,令人感觉良好。
  • 洎(jì):同“及”,等到。
  • 嘉熙庚子:南宋理宗年号,为1240年。
  • 下浣:古代指每月的最后几天。这里泛指一个季节的最后一天。
  • 记上层楼:即“上高楼”。
  • 与岳阳楼:与岳阳楼上的景色相比。
  • 酾酒赋诗:斟酒作诗。
  • 望长山远水:眺望远方的山和流水。
  • 六代兴衰:指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兴衰。
  • 扶起仲谋:曹操曾用兵略取荆州后,孙权曾想投降曹操,但被刘备救出,此处借指刘备。
  • 唤回玄德:指刘备曾经被曹操俘获,后来被关羽救出,此处借指关羽。
  • 景升豚犬儿:比喻孙权投降曹操的行为像猪狗一般,不值得一提。
  • 诸君傅粉涂脂:意思是各位都打扮得花枝招展。
  • 南北战争:指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
  • 恨孤山霜重:指对孤独山的冷清景象感到遗憾。
  • 梅凋老叶:梅花枯萎,叶子落尽。
  • 平堤雨急:平地上的堤坝因为暴雨变得很湿滑。
  • 玉垒腾烟:指玉垒山云雾缭绕的景象。
  • 珠淮飞浪:指淮河中的珍珠般大小的波浪。
  • 万里腥风吹鼓鼙:形容风声如同战场上的鼓声一样激烈。
  • 原夫辈:原来那些人们。
  • 今如此:如今是这样。
  • 安用毛锥:何必要用小笔去刻画呢?毛锥指毛笔,此处用来比喻文字功夫。

【译文】:
石城的风景,清晰可见,平淮的水面像摆放的席子一样宁静。我随后北上穿越淮河山脉,从齐安出发顺长江泛舟到巴陵,再登上岳阳楼欣赏荆州的美景,看到孙权和刘备的遗迹仍然屹立,山河草木都很美好。回到京城后,我常常到丰乐楼观赏西湖的美景。我读着朋友“东南妩媚,雌了男儿”的句子,感慨良久。酒喝到酣畅时,我就在大墙上写字,表达我心中的激扬之情。这是在嘉熙庚子秋天的一个傍晚。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游览江南名胜的所见所闻和感慨。首联“石城之胜,班班在目,而平淮如席,亦横陈樽俎间”描写了石城(南京)的壮丽景象和平静的淮河景色,以及诗人对此的感受。接着,作者描述了自己游览巴陵、岳阳楼等名胜的经历,以及他对这些历史遗迹的感慨。最后,通过饮酒作诗,抒发了自己对于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慨。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