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君知否。笑当年、山阴道士,行歌樵叟。五十到头公老矣,只可鹭朋鸥友。便富贵、何如杯酒。好在归来苍崖底,想月明、不负携锄手。谁共酌,剪霜韭。
乾坤许大山河旧。几多人、剑倚西风,笔惊南斗。俯仰之间成陈迹,亡是子虚乌有。渺烟草、不堪回首。隔坞筑亭开野径,尽一筇、两屦山前后。春且为,催花柳。
诗句释义:
- 一笑君知否 - 这是第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他人是否能理解他的快乐和满足的疑问。
- 山阴道士,行歌樵叟 - 描述的是山中的隐士和打柴的老人,可能是在描绘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生活。
- 五十到头公老矣 - 这里用“公老”来指年纪大,表示五十岁的人已经到了人生晚年,意味着时间的流逝。
- 只可鹭朋鸥友 - 强调了作者与自然为伍的愉悦,鹭鸟与鸥鸟都是自由自在的动物,象征着与自然和谐相处。
- 便富贵、何如杯酒 - 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即使富贵如酒,也比不上一杯清水或一杯酒来得简单纯粹。
- 好在归来苍崖底,想月明、不负携锄手 - 这里的“归”可能指的是回到故乡或某个重要的地点,而“月明”则暗示着夜晚的宁静和美好。
- 谁共酌,剪霜韭 - 描述了和朋友一起喝酒的情景,“剪霜韭”可能是指新鲜的韭菜被切成了细丝,用来佐餐。
- 乾坤许大山河旧 - 表明无论世界多么广阔,山河依旧不变,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中不变的情感的感慨。
- 几多人、剑倚西风,笔惊南斗 - “几多”可能表示很多,这里指的是很多人,“剑倚西风”和“笔惊南斗”都是形容文人墨客使用武器和文房四宝时的姿态,可能寓意着文人面对世事的态度或行为。
- 俯仰之间成陈迹 - 表示从高看低,从远到近,一切都成为了历史的痕迹。
- 亡是子虚乌有 - 这里用“亡是”指代无是处,即没有意义,“子虚乌有”则是说那些虚无缥缈的事物。
- 渺烟草、不堪回首 - 形容往事如同烟雾一样,无法回忆。
- 隔坞筑亭开野径 - 描绘出一幅远离尘嚣、接近自然的画面,可能在山谷中开辟了一条小路。
- 尽一筇、两屦山前后 - 表示自己已经行走在山间,通过简单的杖和鞋来描述自己的行程,可能暗示着对简朴生活的赞美。
- 春且为,催花柳 - 春天即将到来,它催促着万物生长,包括花朵和柳树。
译文:
笑问当年我是否知道笑的含义。当年我在山阴道边遇见一个隐居的士人,他在山林间吟唱诗歌。我已经年过半百,只是一位平凡的老人,与富贵相比,还不如与朋友共享一杯清酒。
我喜欢那种回归大自然的生活,想象着月光下,我手持锄头走在回家的路上,那时的景色一定美不胜收。谁能与我共同享受这份宁静?我们一同剪着新鲜的韭菜,品味那杯清澈的美酒。
虽然世界很大但山河始终不变。许多年前,许多人拿着剑倚靠西风,用笔震惊南斗。他们或许已经忘记了这一切的意义,就像那个虚构的故事一样。
看着那些曾经繁华的地方如今已成遗迹,让人感到悲哀。那些虚无缥缈的事情,就像是空中的烟雾一般,让人无法回头。
我曾在山谷之中建起一座小亭台,开辟了一条通向自然的小路。我带着一根竹杖,一双草鞋,在这片山水间来回走动。春天来临,花儿和柳条都在争相盛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展现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使用了许多意象和比喻,如“鹭朋鸥友”、“五十到头公老矣”等,都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淡然的态度,即使在功名利禄面前也能找到心灵的安宁。整体上,这首诗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