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江山,无边境界,压四百州。
正天低云冻,山寒木落,萧条楚塞,寂寞吴舟。
白鸟孤飞,暮鸦群注,烟霭微茫锁戍楼。
凭阑久。
问匈奴未灭,底事菟裘。
回头。
祖敬何刘。
曾解把功名谈笑收。
算当时多少,英雄气概,到今惟有,废垄荒丘。
梦里光阴,眼前风景,一片今愁共古愁。
人间事,尽悠悠且且,莫莫休休。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沁园春·其一》中的一首。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第一江山,无边境界,压四百州。
- 诗句描述了第一江山的辽阔景象,无边无际,如同能够压制整个国家(四百州)。
- “江山”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用来形容国家的壮丽景色。这里可能暗指国家的领土广阔。
正天低云冻,山寒木落,萧条楚塞,寂寞吴舟。
- 描绘了天气阴沉、云层低垂的景象,以及山中树木凋零、萧条的景象。这里“楚塞”指的是楚国边境的地带,而“吴舟”则是指吴国的船只,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荒凉和孤独的感觉。
- 这里的“正”字可能是强调某种状态的正当性或者合理性,暗示着这种景色的合理性或必然性。
白鸟孤飞,暮鸦群注,烟霭微茫锁戍楼。
- 描述了一群白色的鸟儿独自飞翔,暮色中的乌鸦成群结队地聚集在一起,以及远处烟雾朦胧,似乎有戍楼被雾气笼罩的景象。
- “暮鸦”可能指的是日落后的乌鸦,而“烟霭微茫锁戍楼”则描绘了一种模糊不清、难以辨认的景象。
凭阑久。
- 诗人站在栏杆旁久久不离去。
问匈奴未灭,底事菟裘。
- 诗人询问为什么还要穿着像狐狸皮一样的裘衣,即所谓的“兔裘”,这是古代的一种保暖服饰。这里的“底事”可能是在反问为什么要这样做,表示不解和疑惑。
-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战争胜利后仍穿着军装的不解,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回头。
- 这里可能是诗人回头看的意思,也可能是表示时间的流逝,从过去到现在。
祖敬何刘,曾解把功名谈笑收。
- 提到了祖先敬仰刘秀、刘裕等人,他们曾经轻松地处理功名利禄,不必太过计较。
- 这里可能是在表达对前辈人物的敬仰,以及对于功名利禄应该有所节制的态度。
算当时多少,英雄气概,到今惟有,废垄荒丘。
- 回顾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他们的气概曾经是多么的豪迈,但如今只剩下废弃的坟墓和荒芜的丘陵。
- 这句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英雄人物命运的无奈。
梦里光阴,眼前风景,一片今愁共古愁。
- 通过梦和现实的对比,诗人感到时间的流逝带来的忧愁,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充满了愁绪。
- 这个意象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力感。
人间事,尽悠悠且且,莫莫休休。
- 最后一句表达了对人生琐事的淡泊,认为一切都应该是顺其自然的状态,不必过于执着于功名利禄等事物。
- 这句诗传达了一种超脱物外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淡然看待。
赏析:
这首词以壮阔的江山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宏大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刻画,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历史和文化的感慨。同时,通过对比梦境与现实,揭示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高远,展现了苏轼作为一位伟大文学家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