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舆摇兀到山前,就宿栖真古洞天。
老木倚风清鹤唳,湿云拖雨护龙眠。
尘凡夐出几千仞,足迹经由已半仙。
到此岂容闲咏笔,重来知复是何年。
注释:
- 游洞霄栖真洞:游览洞霄宫,栖身于真洞之中。
- 笋舆摇兀到山前:乘坐小车,摇摇晃晃地到达山前。笋舆指用竹子做的车子。
- 就宿栖真古洞天:就在栖真古洞中住宿。栖真古洞是洞霄宫中有名的古洞,相传是仙人居住过的地方。
- 老木倚风清鹤唳:古老的树木靠着风的吹拂,发出清脆的鹤叫声。清鹤唳指鹤鸣声。
- 湿云拖雨护龙眠:湿润的云彩拖着雨水保护着龙的睡眠。
- 尘凡夐出几千仞:人间世俗远远地高出几仞(古代高度单位,一仞约等于八尺)。
- 足迹经由已半仙:走过的道路都像是仙境,已经接近神仙的境界了。足迹经是指走过的道路。
- 到此岂容闲咏笔:到这里怎么还能悠闲地吟咏诗句呢?
- 重来知复是何年:再次到来又是哪一年呢?
赏析:
此诗为纪游之作。诗人游览洞霄宫,栖身于真洞之中,写下这首诗以记之。全诗描绘了作者游览洞霄宫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仙人居住过的洞霄宫的向往之情。
首句“游洞霄栖真洞”,点题,交代自己游览洞霄宫的目的。次句“笋舆摇兀到山前”,写自己乘坐小车,摇摇晃晃地到达山前的情景。三、四句“老木倚风清鹤唳,湿云拖雨护龙眠”,描述栖真古洞中的美景。这里的老木、清鹤、湿云、龙眠都是对洞霄宫周围自然景观的具体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神秘的画面。
五、六句“尘凡夐出几千仞,足迹经由已半仙”,进一步描绘了洞霄宫的神奇之处。这里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尘凡”与“几仞”联系起来,表达了自己对于仙人居住之地的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人间世俗的淡漠和超脱。
最后两句“到此岂容闲咏笔,重来知复是何年”,则是对此次游览的总结和感慨。诗人感叹自己这次游览的经历如同一场梦境,无法用笔墨完全记录下来。同时,他也在思考自己何时才能再次来到这里,继续追寻仙人的足迹。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洞霄宫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仙人居住之地的向往之情以及对人间世俗的淡漠和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