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云门外。
油壁如流水。
空巷逐朱幡,步春风、香河七里。
冶容炫服,摸石道宜男,穿翠霭,度飞桥,影在清漪里。
秦头楚尾。
千古风流地。
试问汉江边,有解佩、行云旧事。
主人是客,一笑强颁春,烧灯后,赏花前,遥忆年年醉。
【注释】
望云门外:指朱刑掾家。朱刑,字子刑,是朱晦庵的孙子,曾任荆湖南路提举。
油壁:即油幕,古代行军时用的一种遮蔽物。
空巷逐朱幡:形容热闹场面。朱幡为红色的旗帜。
摸石道:指山间小径,宜男:吉祥的意思。
度飞桥:渡过飞虹桥。
秦头楚尾:指地理位置,秦头在东面,楚尾在西面。
汉江边:指汉水岸边。
解佩:古乐府诗《上邪》中有“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之句,意思是要解除佩带,表示不再相爱。这里泛指分离。
遥忆年年醉:遥想每年春天饮酒作乐的情景。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元宵节夜晚观灯的词。词中主要表现了节日气氛的热烈和元宵节夜晚观灯的盛况。全词以“元宵”为题,描绘了元宵之夜的热闹场面和作者的观灯之情。
首句“望云门外”,点明观灯的地点。“油壁如流水,空巷逐朱幡。”这两句写观灯的热闹场面。灯火如流水般流动着,人们纷纷涌出家门,观看五彩缤纷的花灯。这两句通过比喻、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元宵夜的繁华景象。
词人转入对人物和场景的描绘:“冶容炫服,摸石道宜男,穿翠霭,度飞桥,影在清漪里。”这里的“冶容炫服”指的是观灯的人们装扮华丽,光彩照人。而“摸石道宜男”则形象地描述了花灯下的人们如同触摸到了宜男神一般,希望新的一年里能够生育子女。接着,词人又写到“穿翠霭,度飞桥,影在清漪里。”这里,“穿翠霭”指的是花灯穿过了薄雾,“飞桥”则是指花灯越过了桥梁。这些描述进一步烘托了节日气氛的热闹和喜庆。
最后两句“试问汉江边,有解佩、行云旧事”,则是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留恋之情。这里的“解佩”原指夫妻分离时的赠别之词,这里则借指离别之情;而“行云旧事”则是指曾经经历过的美好时光或往事。这句词既表达了词人的怀旧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元宵节夜晚观灯的意义所在——那就是让人们在欢乐的氛围中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
整首词通过对元宵节夜晚观灯这一场景的生动描绘和对人物和场景的细腻刻画,成功地传达出了节日气氛的热烈和元宵节夜晚观灯的盛况。同时,词中也蕴含着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留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