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槛丛花未肯香,客中我亦忘重阳。
要酬风雨满城句,旱合四郊尘政黄。
【注释】:
九日题越州光孝观壁:重阳节这天,在越州(今浙江绍兴)光孝寺的墙上题诗。
客中:作者当时身在异乡他乡。
要酬:想要表达。
旱合:应该。
尘政黄:尘土满路,这里指天灾人祸。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重阳节时,到越州光孝观游览,在墙壁上题写的一首七绝。全诗抒发了诗人在异地漂泊时的孤独与寂寞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关心民生、同情人民的情怀。
首句“小槛丛花未肯香”,意思是说,虽然有花,但它们还没有开得烂漫,香气也尚未散发出来。这句诗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花香的世界之中。然而,诗人却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满足,反而觉得有些遗憾。他心中所期待的,是那些能够散发出浓郁香气的花儿,而不是那些尚未绽放的花骨朵。因此,他只能把这种期盼寄托于风雨之中,希望能够让那些花朵在风雨中绽放,散发出更加迷人的香气。
“客中我亦忘重阳”,这是诗人对自身境遇的自述。他身处异乡,远离家乡亲人,独自一人在外漂泊。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他又怎能不思念家乡呢?然而,当他抬头望向天空中的明月时,他却突然发现自己竟然忘记了重阳节这个重要的节日。这是因为,在他的心中,似乎已经没有了对这个节日的特别关注和期待。
三、四两句“要酬风雨满城句,旱合四郊尘政黄”是说,我期望着风雨能够吹拂满城,使大地恢复干爽。然而,这样的天气却并不常见。而当人们盼望雨水时,却往往遭遇干旱之难。这不禁让人感叹,天地间变幻莫测的自然规律,真是难以捉摸啊。
整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在异乡漂泊时的孤独与寂寞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诗人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