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舞轮袍后。
正鸾慵凤困,依然怨新怀旧。
别有艳妆来执乐,春笋微揎罗袖。
试一曲、琅璈初奏。
莫放珠帘容易卷,怕人知、世有梨园手。
钗玉冷,钏金瘦。
烛花对剪明于昼。
画堂深、屏山掩翠,炭红围兽。
错认佩环犹未是,依约雏莺啭柳。
任箭滴、铜壶银漏。
一片雄心天外去,为声清、响彻云霄透。
人醉也,尚呼酒。

【解析】

“平原纳宠姬,能奏方响”,这两句是诗人对这位宠姬的赞美。平原是地名,这里借指其主人;方响是一种乐器,此处指其能演奏出美妙的声音。“席上有作”,这两句写宴会的情景和宠姬的表现。

“倦舞轮袍后。正鸾慵凤困,依然怨新怀旧。”三句写宠姬在歌舞之后仍感倦怠,因为“鸾”与“凤”都是凤凰鸟的别称,所以这里暗指宠姬的身份。她虽然倦怠,但还是怨言连连,抱怨自己新来不久就遭遇到旧日的主人,这表现了宠姬的不满情绪。“怨新怀旧”,即怨恨自己被新人抛弃,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不幸命运的感慨。

“别有艳妆来执乐,春笋微揎罗袖。”“别有”,指另有其人。“艳妆”,指美丽的女子。“执乐”,指弹琴。“春笋微揎罗袖”,这句写另一位女子在弹琴,她的手指纤细如春笋,衣袖也像春笋一样娇嫩。这句描写了两位美人弹唱的场景。“试一曲、琅璈初奏”,这两句写宠姬弹奏的琴声初起。“琅璈”为古琴名,这里指琴声。“一曲”,一次,一首。“初奏”,刚一开始弹奏。“莫放珠帘容易卷,怕人知、世有梨园手。”这两句说不要将珠帘轻易地卷起,担心人们知道这里有擅长音乐的人。“梨园”是古代皇家歌舞团的名称,这里泛指歌舞团。这里的“世有梨园手”,意思是世间有如此多擅长音乐的人,足以让人嫉妒。“钗玉冷,钏金瘦。烛花对剪明于昼。”这几句写宠姬的容貌。“钗玉冷”,指戴着金银首饰的头饰已显得冷冰冰。“钏金瘦”,指戴在手上的金镯子也显得很瘦弱。“烛花对剪明于昼”,指烛光映照着蜡烛上的烛花,烛光明亮得可以照见白天。“画堂深、屏山掩翠,炭红围兽。”“画堂深”,意指室内装饰豪华。“屏山”,屏风。“遮翠”,屏风上绘有绿色植物,形容屏风色彩艳丽。这两句写室内陈设华丽。“错认佩环犹未是,依约雏莺啭柳。”“错认”,误认。“佩环”,挂在身上的首饰。“雏莺啭”,形容鸟儿清脆悦耳的歌声。这两句写宠姬的打扮。她佩戴着首饰,但还不完全确定是谁,仿佛是雏莺在婉转地歌唱,使人联想到春天的美好景象。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手法,把人物拟人化,富有想象力。“任箭滴、铜壶银漏。”“任”字在这里用作动词。“箭”,指箭靶。“铜壶”,指铜制的水壶。“银漏”,指银制的漏壶。“铜壶银漏”常用来代指计时之器。“任箭滴,铜壶银漏。”这两句写时间流逝很快。这两句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把时间的流逝夸大成令人难以忍受的样子。“一片雄心天外去,为声清、响彻云霄透。”这两句写宠姬的豪情壮志。“雄心”指远大的志向。“天外去”,指抱负远大,胸怀高远。“为声清”,指琴声非常清丽动听。“响彻云霄透”,指琴声传得很远,直达高空。“人醉也,尚呼酒。”这两句写宴饮的场面。“人醉也”,指在座的宾客都已喝醉。“呼酒”,请人喝酒。“尚呼酒。”这两句写宴会的气氛。这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宴会的热闹场面,表现出诗人欢快的情绪。

【赏析】

本词是作者赠给某位宠姬的一首诗。全词以赋为主,兼用比兴,通过描绘宴席上的情景和宠姬的形象,表现她那不凡的美貌、才艺和高雅的情操。词中所写虽为一己之私情,但通过这一形象,却反映了封建社会上层阶级中妇女的生活状态及她们所受的封建礼教束缚,具有较广泛的社会意义。

此词首句先写宠姬的美貌,次句写她在宴会上的表现,三、四句写其他女子弹琴,五、六句写其服饰华贵,最后二句写宴饮之盛。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堪称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