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信人言,虺不如熊,瓦不如璋。
为孟坚补史,班昭才学,中郎传业,蔡琰词章。
尽洗铅华,亦无璎珞,犹带栴檀国里香。
笑贫女,尚寒机轧轧,催嫁衣忙。
好逑不数潘杨。
占梦者曾言大秤量。
待银河浪静,金针穿了,蓝桥路近,玉杵携将。
倩似凝之,媲如道韫,帘卷燕飞王谢堂。
恁时节,看孙皆朱紫,翁未皤苍。

【译文】

莫信人言,虺蛇不如熊罴,瓦器不如璋。

为孟坚补史,班昭才学,中郎传业,蔡琰诗词。

尽洗铅华,也没有璎珞,仍带有栴檀国里香。

笑贫女,还赶着寒天轧轧的织布机,催促婚嫁的衣裳忙。

好配偶不在潘岳、杨修之辈数。

占梦者曾说,有秤可称量。

待银河浪静,金针穿过了,蓝桥路近,玉杵携带。

倩似凝之,媲如道韫,帘卷燕飞王谢堂。

那时刻,看到子孙都做官,父亲还未发白苍苍。

【注释】

沁园春:词牌名。

十和:词调名。“二十”为正体,“十五”为变体。

其二十五:词牌名之一。

林卿得女:林氏女子生了女儿。

虺(huǐ):毒蛇。

不如:比不上。

瓦:指瓦器。

璋:美玉制成的礼器。

孟坚:指东汉史学家班固,字孟坚。

班昭:东汉史学家班固的女儿,字昭君。《汉书·王莽传赞》:“班彪、班固、班超……皆以文采斐然,追述前事,故号‘三史’。”

中郎:指东汉史学家蔡邕,字伯喈。《后汉书·蔡邕传》:“初,邕为汉侍中,校书东观,与博士包咸共雠校书籍。咸不能恐。邕不答。遂共奏其《五经》秘文,请皆宣示百寮,使合二十九卷。”传又谓:“邕卒于陈留圉,年四十七。初,邕将死,出一画,以为记。时宾客云集,无敢动者。邕乃自题本笔云:‘惟永元元年甲辰岁暮月朔日庚寅平原相属,造元城东观省讫,永元四年岁次甲辰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昧爽竟日永平元年岁次甲辰十二月乙未朔旦冬至昧爽竟日建安四年岁次甲辰十二月辛丑朔旦昧爽竟日延熹三年十二月戊午朔旦昧爽竟日建宁四年正月丙戌朔旦昧爽竟日中宗建初三年正月丙戌朔旦昧爽竟日孝灵皇帝光和三年十二月戊寅朔旦昧爽竟日孝章皇帝建兴四年十二月乙巳朔旦昧爽竟日孝献皇帝建初四年十二月戊申朔旦昧爽竟日孝安皇帝建初三年十二月戊申朔旦昧爽竟日孝献皇帝光和三年十二月戊寅朔旦昧爽竟日孝桓皇帝建初四年十二月戊申朔旦昧爽竟日孝灵皇帝建初四年……”

尽洗铅华:洗净铅粉涂饰,指除去世俗的妆饰打扮。铅粉涂饰,指搽粉。

璎珞(yīngluò):璎珞是古代的一种装饰品,用珠宝串成的带子。

带栴檀国里香:意思是身上有来自栴檀国的香气。旃檀,梵语“栴檀”的译音,即檀香木。

笑贫女,尚寒机轧轧,催嫁衣忙:指贫穷女子还在忙着纺线织布,催促嫁人穿起嫁衣。

好逑(hǎo qiú):美好的配偶。

占梦者:占梦的人。

大秤量:比喻衡量一个人的能力或才干。

蓝桥:传说中在今陕西省蓝田县东南的蓝桥山上有一座桥,是仙人王母所建,因而得名蓝桥,后来也称为“鹊桥”,成为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聚之地。

凝之:即谢道韫。

道韫(dòu wèn):西晋文学家谢安的妻子,才华出众。

王谢堂:指王导、谢安两家的门庭。“王谢堂”也用作高门显派的代称。

孙皆朱紫:孙子个个做官。

翁未皤(pó)苍:公公还没满头白发。“皤”通“皤”。

【赏析】

此为咏叹女子的诗作。全诗借女子形象赞美了贤德的女子及她的丈夫,同时通过女子来抒发自己对功名富贵的淡泊之情。

首句开门见山,直点女子生得聪明美丽。“莫信人言”,表明诗人对世人对女性的看法不屑一顾,并自信地认为女子并非不可理喻之人。“虺不如熊,瓦不如璋”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女子之贤德。这里的“虺”是毒蛇的意思;“熊”是指黑熊,比喻贤良之人;“瓦”则是指质地粗糙的瓦器,用来比喻女子之陋。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女子的赞美,也表现出了他对于世俗偏见的不屑一顾和自信。

接下来几句,诗人从女子的才智、美貌两个方面来赞美她。他称赞女子有才学,能写出优美的诗词;同时也赞扬女子容貌端庄,仪态优雅。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女子的才学与一般女子相比,突出了女子的才学之高和学识之深。此外,他还用“笑贫女”这一典故来赞美女子。“笑贫女,尚寒机轧轧,催嫁衣忙。”意思是说女子虽然家境贫寒,但依然勤快地纺织布匹,准备早日成婚。这句诗既表现了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也表现了她的独立自主的精神。

最后两句是对整个婚姻过程的描绘。“好配”指的是理想的配偶,“占梦者曾言大秤量”一句表明男子具有非凡的才能和才干,而“待银河浪静”则暗示着二人的婚姻将会得到美满幸福的结果。“蓝桥路近”一句则暗示了两人将会走到一起,共同度过人生的美好时光。“倩似凝之,媲如道韫”两句则是对女子的赞美,她们都是才学出众,气质高雅的女子。“恁时节,看孙皆朱紫,翁未皤苍。”这是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期望。他认为自己的家庭将会兴旺发达,子孙们都会取得显赫的成就。而自己也将能够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状态,直到头发花白之时仍然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贤良女子的赞美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