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裔陵边久,文明运算高。
三冬驰日御,一夜陨星旄。
从此通戎赂,于今袭战袍。
威灵瞻庙像,列侍写贤豪。
民获耕桑利,时无斥堠劳。
金缯比干橹,未损一牛毛。
让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 和国信张宗益少卿过潭州朝拜信武殿:这是第一句诗,描述了张宗益少卿与和国使者一同前往潭州的信武殿进行朝拜的情景。”和国”可能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而”张宗益少卿”则是被称呼的官职。
译文:和国的信使张宗益少卿与我一同前往潭州的信武殿进行朝拜。
- 夷裔陵边久:第二句诗,”夷裔陵边”可能指的是边疆或者边境地区,而”长久”则表示时间之久。
译文:边疆地区已经存在很久了。
- 文明运算高:第三句诗,”文明”可能指的是文化或文明程度,”运算”则可能是计算、运算的意思。”高”则表示程度之高。
译文:这里的文明程度很高。
- 三冬驰日御,一夜陨星旄:接下来两句,描述了冬季日出和夜间流星的景象。”三冬”指的是冬天,”驰日御”可能是指追逐太阳,而”陨星旄”则可能是指流星坠落的场景。
译文:在冬天追逐日出的美景,以及一夜之间流星坠落的壮观景象。
- 从此通戎赂,于今袭战袍:第五句诗,描述了从过去到现在的变化。”通戎赂”可能是指与敌人进行贸易,而”袭战袍”则可能是指穿着战袍上战场。
译文:从过去到现在一直在进行与敌人的贸易,并且穿着战袍上战场。
- 威灵瞻庙像,列侍写贤豪:第六句诗,描述了对庙宇中祖先雕像的敬仰之情,以及列队侍立的贤豪。
译文:敬畏祖先雕像,列队侍立的贤豪们展现着他们的勇气和智慧。
- 民获耕桑利,时无斥堠劳:第七句诗,描述了百姓得到耕种和收获的好处,同时没有因为侦察而感到劳累。
译文:百姓得到了耕种和收获的好处,同时也没有因为侦察而感到疲劳。
- 金缯比干橹,未损一牛毛:第八句诗,描述了用黄金丝绸制作的武器与古代著名将领比干的盾牌相比,都显得微不足道,甚至没有一丝损失。
译文:用黄金丝绸制作的武器与古代将领比干的盾牌相比,都显得微不足道。
赏析:
整首诗通过描述与和国使者一起访问潭州信武殿、观看冬季日出和夜晚流星、以及祭祀祖先雕像和列队侍立的贤豪等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繁荣和智慧的向往。同时,通过对比古代战争和现代和平生活的差异,展现了历史变迁下人们对和平的追求和珍视。最后一句则以金银丝绸制作的武器与古代将领比干的盾牌相比,暗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损失。整体而言,此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