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练彻山脉,玉透山池沙。
老火奋残烁,凛姿燉不瑕。
方方秋一奁,弹压红万葩。
安得濂溪叟,来赋东林花。
诗句如下:
澄练彻山脉,玉透山池沙。
老火奋残烁,凛姿燉不瑕。
方方秋一奁,弹压红万葩。
安得濂溪叟,来赋东林花。
接下来为您提供这首诗的详细翻译和赏析:
译文
- 澄练彻山脉,玉透山池沙:清澈见底的山脉,如玉般洁白的山池沙。
- 老火奋残烁,凛姿炖不瑕:燃烧的老火在残烁中焕发出坚定而纯洁的美。
- 方方秋一奁,弹压红万葩:秋天的景色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用红色点缀着万朵花朵。
- 安得濂溪叟,来赋东林花:如何才能找到那位周敦颐(濂溪)先生,让他来赞美这些东林中的荷花呢?
赏析
此诗以白藕花为题,通过描绘其美丽的自然景象和高洁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高尚品质的向往和追求。诗中所描绘的“澄练彻山脉”,形象地表现了山的清纯与坚韧;而“玉透山池沙”则形容山石之洁白,如同玉石一般,纯净无暇。这种描述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美感,也寓意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坚毅。
接下来的几句诗,“老火奋残烁,凛姿燉不瑕”展现了一种顽强不屈的精神面貌。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对自然的描绘上,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诗人在这里用“老火”象征着岁月的痕迹或经历的考验,而“残烁”则代表了艰难困苦的环境或是挫折。但即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诗人依旧保持着坚韧不拔的意志,这种精神风貌令人钦佩。
最后一句“安得濂溪叟,来赋东林花”,则是诗人的一种渴望与憧憬。这里,“濂溪”指的是宋代著名学者周敦颐,而“东林花”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花卉或者代表某种象征意义的植物。通过这句话,诗人表达了想要得到一位像周敦颐这样的大儒来赞美自己心中的“东林花”,即心中的荷花。这既体现了诗人对知识、文化及道德修养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高尚人格的向往。
《白藕花寄袁状元仓使》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诗作,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人性美德的颂扬,传达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社会道德和人格的尊重。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颂,更是对人性美和道德美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