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常被利名枷,苦海波中喜戴枷。
常下儿孙如玉杻,眼前妻妾似金枷。
至迷马钰因何悟,得遇风仙便脱枷。
闲里寻闲得闲趣,如今宁肯复投枷。
【诗句注释】
昔年:过去的日子。
常被利名枷:常常受到名利的束缚。
喜戴枷:喜欢戴上枷锁(意即受约束)。
下儿孙如玉杻:把子孙们像玉器一样地囚禁起来。
眼前妻妾似金枷:现在的妻子儿女像金子一样地被禁锢了。
至迷马钰:到了马钰。
因何:为什么。
得遇风仙便脱枷:遇到风仙,就解脱了枷锁。
风仙:指道教中的神仙,风是道教徒认为能引动万物的神秘力量。
得闲趣:得到悠闲的乐趣。
宁肯复投枷:难道还愿意再戴上枷锁吗?
【译文】
我过去常常被名利的枷锁所束缚,如同苦海中的一只小船,喜欢戴上枷锁,因为那是自由的。
我经常把子孙们像玉器一样地囚禁起来,让妻子儿女像金子一样地被禁锢。
直到我迷于道教,才突然觉悟到,原来自己一直都被名利的枷锁所束缚。
后来遇到了风仙,就得到了解脱,得到了悠闲的乐趣。
如今我再也不愿意再去戴上任何枷锁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叙述个人的经历和感悟,表达了对名利的深刻认识和对自由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不同境遇,以及与道教风仙的遭遇,揭示了名利对人的束缚和自由的价值。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的悔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决心,不再去追求名利,只求心灵的自由和宁静。整体上,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感,给人以启示和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