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髻山侗,拜闻张氏。看人布施终非是。临渊休羡锦鳞肥,退而结网脂瞻视。
欲住蓬瀛,何劳翘俟。蓬头垢面忘尘事。焚香百拜本夫心,同修愿继庞居士。
【解析】
此诗是赠无为散人,无为即指张氏。作者通过赠给无为散人的一首七绝,表达自己对无为散人的敬仰之情。
三髻,古山名。在江西德兴县东三十里。张氏,指张志和,唐代著名道士,曾入内供奉翰林,后因事谪居丹阳(今属江苏)。
“看人布施终非是”:观察他人施舍的人,终究不是真正的布施者。
“临渊休羡锦鳞肥,退而结网脂瞻视”:不要羡慕鱼在水边游来游去那样肥嫩好看,退下来的时候,就织网捕食。
“欲住蓬瀛,何劳翘俟”:想住在蓬莱、瀛洲这样的地方,何必要去等待呢?
“蓬头垢面忘尘事”:即使头发蓬乱、脸上脏污,也会忘记尘世的烦恼。
“焚香百拜本夫心”,意谓以烧香百拜的方式,表示对道友的尊敬之心。
“同修愿继庞居士”:与修道的朋友一起修行,希望继承庞安时先生的事业。庞安时,字安期,汉初人,得仙术于华山,隐居不仕,唐玄宗天宝中诏为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
【答案】
这首诗是赠给无为散人的。首联点明赠诗对象,表明诗人对这位道友的敬重。颔联劝导无为散人不要贪求人间之富贵,不要羡慕那些锦衣玉食的人;要放下一切世俗的牵挂,清心寡欲,专心修道。颈联写无为散人应随遇而安,不必苦苦等候什么机会,也不要因为自己的外貌而自卑,更不要因为自己的容貌而沾沾自喜。尾联写赠诗之意,诗人用烧香礼佛的方式,向无为散人表达自己的尊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