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幅生绡,便教风韵平生足。枕溪湖玉。数点梅横竹。
花露天香,香透金荷醁。明高烛。醉魂清淑。吸尽江山绿。

【解析】

此为咏物词,上片写梅竹图的画意。起首三句写画中的梅竹。“生绡”是半幅绢帛,这里用“生绡”指代画作,突出了画中的梅花竹子的生动、鲜活;接着三句写画中的风韵之美。“枕溪湖玉”是说这幅梅花竹子的画面就像枕着溪水一样美;“数点梅横竹”是说画中有几枝梅树斜斜地横在画面里。下片写画中人物形象。“花露天香”,是说画中的人物正盛开着洁白的梅花,散发着清香。“明高烛”,是说画中的人物正在点燃蜡烛,以照亮梅花,突出了画中人物对梅花的钟爱之情。最后两句写画中人物醉态。“吸尽江山绿”是说画中人物把满眼的绿意都吸收进自己的体内,突出了画中人物陶醉于美景之中的神态。

【答案】

《点绛唇·同浩然赏崔白梅竹图》是北宋词人苏轼创作的一首咏物词。此词通过写梅花、竹与美人三者相映成趣的意境,赞美了梅花、竹和美人三种事物的美好品质。全词笔法细腻,情致深婉,将物我交融的境界发挥到了极致。

上片先写梅花竹子的生动、鲜活。“半幅生绡,便教风韵平生足”是说这半幅生绡画中的梅花竹子,就能让作者平生的风韵感到满足。“枕溪湖玉”是说这幅梅花竹子的画面就像枕着溪水一样美。接下来三句写画中风韵之美。“数点梅横竹”是说画中有几枝梅树斜斜地横在画面里。

下片写画中人物形象以及她对梅花的钟爱之情。“花露天香”是说画中的人物正盛开着洁白的梅花,散发着清香。“明高烛”是说画中的人物正在点燃蜡烛,以照亮梅花,突出了画中人物对梅花的钟爱之情。最后两句写画中人物醉态。“吸尽江山绿”是说画中的人物把满眼的绿意都吸收进自己的体内。

这首词借咏梅竹,赞颂了梅花、竹和美人这三种事物的美好品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