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一尊文字饮,春风为洗愁颜。
花枝入鬓笑诗班。
登临千古意,天澹夕阳间。
南去北来行老矣,人生茅屋三间。
何人得似谢东山。
紫箫明月底,高竹倚风鬟。
邂逅一尊文字饮,春风为洗愁颜。花枝入鬓笑诗班。
邂逅一尊文字饮,春风为洗愁颜。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场景,他们举杯畅饮,春风拂面,仿佛能够洗净内心的忧愁,让人心情愉悦。花枝入鬓笑诗班。登临千古意,天澹夕阳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登高望远之际,感受到的壮阔景色和深沉的历史意蕴。南去北来行老矣,人生茅屋三间。何人得似谢东山。紫箫明月底,高竹倚风鬟。这句诗则揭示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他感叹时光飞逝,自己已是满头白发,不如谢灵运般的隐逸高人。
赏析:
《临江仙·与钦叔饮二首》是元代诗人元好问的代表作之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岁月和自然的独特感悟。诗中“邂逅一尊文字饮,春风为洗愁颜”一句,生动描绘了诗人在春天与朋友欢聚一堂的情景,酒香四溢,春光明媚,使得诗人心中的忧愁如同被春风拂去。
诗人通过“花枝入鬓笑诗班”这一形象,展现了自己的风采和才华,同时“登临千古意,天澹夕阳间”两句更是点出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怀,以及对天地间广阔空间的敬畏。而“南去北来行老矣,人生茅屋三间”则反映出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尽管历经沧桑,但依然保持着一颗平常心。
最后两句“何人得似谢东山”,则是对谢灵运隐居山水的赞美,诗人以此表达出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紫箫明月底,高竹倚风鬟”,则描绘了一幅幽静雅致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巧妙结合,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