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道狙公不易量。
朝三暮四尽无妨。
旧时邺下刘公干,今日家中白侍郎。
歌浩荡,酒淋浪。
浮云身世两相忘。
孤峰顶上青天阔,独对春风舞一场。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表达技巧及思想情感的赏析。解答此类题目,要审题,明确要求,然后把握全诗大意,从标题、注释等入手分析,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态度。注意不要出现错字漏字。本题中,“鹧鸪天”是词牌名,“总道狙公不易量”的意思是:人们总说狙公(即狙,一种猴子)不会计算东西的重量,其实他早就会算计了。“朝三暮四”出自《庄子·外物》,指用欺骗的手段诱骗别人。“旧时邺下刘公干,今日家中白侍郎”中的“邺下”指邺中(指三国时曹操在今河北临漳县建都之地),此处暗指作者自己曾在此地做官;“白侍郎”是指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歌浩荡,酒淋浪”意思是:唱着高亢悠扬的歌曲,喝起豪迈奔放的浊酒。“浮云身世两相忘”的意思是:把名利看得淡如浮云,把世事看破,把生死置之度外。“孤峰顶上青天阔,独对春风舞一场”的意思是:站在高山之巅,望着辽阔天空,只有自己一个人,对着春风独自舞蹈一场。
【答案】
译文:
人们总说狙公(狙猴)不会计算东西的重量,其实他早就会算计了。
朝三暮四(比喻用欺骗手段诱骗人)。
旧时邺下(指三国时曹操在今临漳县建都之地)刘公干(指作者自己曾在此地做官)。
今日家中白侍郎(指唐代大诗人白居易)。
歌浩荡,酒淋浪。
浮云身世两相忘。
孤峰顶上青天阔,独对春风舞一场。
赏析: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当时词人任黄州团练副使。上阕先点出狙公的本领,接着以刘公干和白侍郎来对比,表明自己的遭遇并不比他们差。下阕直抒胸臆,说自己虽然身处高位,却像山林隐士一样超然物外,不问世事。整首词流露出作者对现实不满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