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关百二天下壮,百万雄师未能傍。
函关未了又潼关,潼关之败何等闲。
九龄斥逐姚宋死,边将邀功从此始。
今年西屠石堡城,明年又起渔阳兵。
朝廷欲藉边将重,不觉胡雏心暗动。
禄山前死未可知,虽有渔阳突骑将奚为。
自古明王重用武,莫笑书生陈腐语。

【注释】

过阌乡:经过阌乡。阌乡,地名,位于今河南省灵宝市境内。

百二:形容地势险要。

百万雄师:指唐玄宗时期,在潼关大败吐蕃军队后,唐朝的兵力达百万之众。

函关未了又潼关:指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以讨伐契丹为名,率军攻打潼关,结果大败,从此长安城受到威胁。

潼关之败何等闲:指唐玄宗对潼关失守表示轻视。

九龄斥逐姚宋死:指唐玄宗任命宰相姚崇、宋璟,二人被罢黜,因受贬谪而死。

边将邀功:指唐玄宗任用边将郭子仪、李光弼等,但并未重用他们。

今年西屠石堡城:指今年(746)秋天,唐玄宗派兵攻伐石堡城,未能取胜。

明年又起渔阳兵:指明年(747)春天,唐玄宗派兵攻打幽州,未能取胜,后又重新征发渔阳兵。

朝廷欲藉边将重:朝廷想要借助边将的兵力来对付敌人。

胡雏:胡人的小卒。

禄山前死未可知:指安禄山可能已经死亡。

奚为:何必呢。

自古明王重用武:自古以来,明智的君王都重视使用武官。

书生陈腐语:指那些只会空谈而缺乏实际能力的读书人说的话。

【赏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末年(约公元746—755年),诗人通过描绘唐玄宗与边将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现实的不满和失望。

第一联写唐玄宗时期的形势。“秦关百二天下壮”指的是潼关一带地势险要,是唐朝防御外族侵扰的重要防线。“百万雄师未能傍”则表明尽管唐朝拥有强大的兵力,但在潼关一带仍然无法抵御敌军的进攻。这一联既展示了唐玄宗时期的军事实力,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局势。

第二联进一步描绘了唐玄宗与边将之间的关系。“函关未了又潼关,潼关之败何等闲”,意指函关还未攻克,潼关又告失守,潼关之战的失败似乎并不值得一提。这反映了唐玄宗对于边将的轻视和信任度不够。“九龄斥逐姚宋死”则是说唐玄宗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不惜牺牲忠臣良将,导致朝政腐败。

第三联开始转向对当时政治现实的批评。“边将邀功从此始”指出边将们为了邀功请赏而不顾国家安危,这种行为从现在开始就变得越来越普遍。“朝廷欲藉边将重”则是说朝廷想通过倚重边将来对抗敌人,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并没有太大的效果。“不觉胡雏心暗动”则表达了作者对唐玄宗过于依赖边将的看法,认为这样做可能会让敌方产生轻视之心。

第四联回到诗歌开头的“过阌乡”。通过描绘唐玄宗时期的历史事件,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现实的不满和失望。同时,也暗示了唐朝走向衰落的趋势。

这首诗通过对唐玄宗时期的描写和批评,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现实的不满和失望以及对历史发展趋势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