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心翠竹,禀天然、一气生来清独。月下风前堪赏玩,嘲谑令人无俗。嫩叶萧骚,隆冬掩映,秀出千林木。英姿光润,状同玄辅寒玉。

好事东里田侯,南溪新种,使我开青目。尽日高吟窗外看,风飐筠梢摇绿。冉冉幽香,萧萧疏影,坐卧清肌肉。云龛闲伴,雅怀惟称仙福。

【诗句】

  1. 竹,虚心翠竹,禀天然、一气生来清独。
  2. 月下风前堪赏玩,嘲谑令人无俗。
  3. 嫩叶萧骚,隆冬掩映,秀出千林木。
  4. 英姿光润,状同玄辅寒玉。
  5. 好事东里田侯,南溪新种,使我开青目。
  6. 尽日高吟窗外看,风飐筠梢摇绿。
  7. 冉冉幽香,萧萧疏影,坐卧清肌肉。
  8. 云龛闲伴,雅怀惟称仙福。

【译文】
竹,虚心的翠竹禀承自然的天意生长,一气而生的竹子清新而独立。在月光和风中欣赏它,让人不觉得世俗。
嫩叶轻轻摇曳着,即使在寒冬时节也掩映着千木。它的英姿光彩照人,就像玄色的辅佐之玉。
田侯喜欢种植竹子,在南溪边的新种竹子让我看到了它的美丽。我整天都在窗前高吟着欣赏它,风拂动着竹林中的枝条摇曳着一片绿色。
淡淡的香气飘散,疏疏落落的影子,让我在坐着或躺着时都能感到一种清爽的感觉。云般的小窝悠闲地陪伴着我,高雅的情怀只配得上仙人的福气。

【赏析】
这首题为《竹》的诗歌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子的自然之美和内在品质。全诗语言简练却富有意境,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描绘,展现了竹的高洁品质和独特的魅力。

首句“虚心翠竹,禀天然、一气生来清独”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竹子虚心谦逊、自然生长的特性。这里的“一气生来”形象地描绘了竹子的生长过程,仿佛是一气呵成的奇迹,展现了其自然和谐之美。

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描写竹子在不同环境下的风采,进一步展现了其优雅脱俗的气质。诗人用“月下风前堪赏玩,嘲谑令人无俗”来形容竹子在月光和微风中的静谧美,以及它不受世俗干扰的品质。这种描写不仅赞美了竹子的自然之美,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审美情趣。

诗人通过对竹子嫩叶、冬景、英姿等细节的刻画,进一步展现了竹子的生机与活力。“嫩叶萧骚”,“秀出千林木”等句子,生动地描绘了竹子在冬日里依然焕发生机的形象,以及它在林间傲然挺立的姿态。

诗歌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如“英姿光润,状同玄辅寒玉”将竹子比作寒冷天气下的玉器,既形容了其温润如玉的质感,又突出了其高贵典雅的气质。这种比喻既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也提升了其艺术感染力。

最后两句则是对整首诗的升华与总结。诗人通过对竹子的进一步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其的喜爱之情。“云龛闲伴,雅怀惟称仙福”一句,不仅赞美了竹子的美好品质,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其自然和谐之美和内在品质,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成功地塑造了竹子这一自然美景的形象,展现了其自然和谐之美和内在品质。同时,诗人的情感表达也为诗歌增添了更多的情感色彩,使其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