蛩依莎底露,萤堕树头风。
秋已来多日,人谁念二虫。
火流豳月应,云散楚天空。
摇落年年事,吾生鬓亦蓬。
注释:秋虫在莎草中,萤火虫坠落在树上的风中。秋天已经来临多日了,人们谁能记起这两个小虫。火流到豳地,月亮应和着云消散,楚天空阔无际。年年摇落,我的生命也在凋零。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代表作之一,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国家命运的深刻感慨。全诗用词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首联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蛩(蟋蟀)依沙底露,萤堕树头风。这两句诗描绘了蟋蟀在沙地上露水边鸣叫,萤火虫坠入树头上的风中飞舞的景象。这是对大自然的生动描绘,通过昆虫的动作和环境的变化,展现了秋天的宁静和凄凉。
颔联“秋已来多日,人谁念二虫”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叹。诗人感叹秋天已经来临多日了,而人们却忘记了这些微小生命的存在。这两句诗揭示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社会冷漠的感慨。
颈联“火流豳月应,云散楚天空”描绘了夜晚的景色。这里,“火流”指的是明亮的月光,“豳月”指的是陕西一带的月色,“云散”则是云彩消散的意思。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欣赏。
尾联“摇落年年事,吾生鬓亦蓬”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里的“摇落”指的是落叶归根,“年年”则暗示着岁月的更迭。而“吾生鬓亦蓬”则是说随着岁月的流逝,自己的头发也变得稀疏如蓬乱的草。这两句诗揭示了诗人对于生命衰老和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悲哀。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和昆虫动作的描绘,以及对人类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深刻感悟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