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四十里,弥漫白浸天。
何年围此水,为我垦成田。
风使帆船疾,云和竹苇连。
末流溪转狭,浮沫带蛟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首先要读懂诗作的内容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如抒情方式、表现手法、描写方法等,然后逐句分析诗歌的意境、形象、主旨、情感等。

三更泛舟谢达剨

译:在深夜里乘船游览。

一望四十里,弥漫白浸天。

译:远远望去四十里外都是一片茫茫水雾,笼罩着整个天空。

何年围此水,为我垦成田。

译:不知是何时围住了这片水,还是你我合力将其变为了良田!

风使帆船疾,云和竹苇连。

译:微风吹动着帆,与竹苇相连。

末流溪转狭,浮沫带蛟涎。

译:水流湍急,狭窄处,水花飞溅如蛟龙之涎。

赏析:

这是一首记游抒怀的小诗。诗人夜中泛舟,遥望两岸青山绿水,心旷神怡。他想到自己曾在这山水间开垦过田地,不禁感慨系之,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全诗以写景为主,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前四句描写江上夜色和山光水色,后四句则写舟行之快和江水的湍急。

三更泛舟谢达剨(三更泛舟:夜半时分泛舟;谢达剨:指谢朓。这里暗用南朝梁代诗人谢朓的典故,说自己是在谢朓的手下被任用的)

一望四十里,弥漫白浸天(一望四十里:放眼望去四十里外都是一片茫茫水雾;白浸天:覆盖着整个天空)

何年围此水,为我垦成田(何年围此水:不知何时围住了这条江水,或你我齐心协力把它变成良田)

风使帆船疾,云和竹苇连(风使帆船疾:微风吹动着帆,帆鼓起,与竹苇相连)

末流溪转狭,浮沫带蛟涎(末流溪转狭:水流湍急,狭窄处水花飞溅如龙涎;浮沫带蛟涎:水中的泡沫像龙涎一样)

译文:

在深夜里乘船游览。放眼望去四十里外都是一片茫茫水雾,笼罩着整个天空。不知何时围住了这条江水,或你我齐心协力把它变成良田。微风吹动着帆,与竹苇相连。水流湍急,狭窄处,水花飞溅如龙涎。

赏析:

此诗写于作者任永新县主簿期间,当时永新县治在今江西永新县,东晋太元年间曾设为郡,所以这里的“谢”是指谢安。谢安(320-385),字安石,陈国阳夏人,东晋名臣。曾任东晋宰相,世称谢安公。谢安年轻时就以清谈闻名于世,其侄谢玄亦精于军事。谢安曾率八万大军抗击刘牢之,大破苻坚,收复洛阳。谢安晚年隐居会稽东山,自命“山中宰相”。谢安一生政绩斐然,政治才能出众,为东晋王朝立下巨大功绩。谢安虽居庙堂之上,却淡泊宁静,与世无争。他在任内曾多次北伐,但都因各种原因失败而告终。谢安一生著述丰富,有《谢氏家集》传世。谢安死后,人们怀念他的功业和高尚的品德,便把他比作古代名相管仲和诸葛亮。后人为了纪念谢安的功绩,便把“永新”(今江西永新县)改称为“新吴”,把县城附近的一座山改名为“谢安山”,并建起了谢安祠。谢安去世后,人们又为他修建了一座祠堂,并把他生前喜爱的琴台、钓台、读书台等景点加以保护。谢安祠在今江西永新县南郊谢家坊村,是一处古建筑群,由正殿、门楼、戏台、亭廊及牌坊组成。正殿为重檐歇山顶结构。门楼上方横额刻“谢安祠”三个大字,两边对联为:“道高百代仰清风”、“德厚一门垂令名”。

谢安在永新任职期间曾数次巡视永新县境,并留下了不少赞美永新风光的诗篇。这首题为《永新》的七绝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首二句写诗人夜中泛舟游历永新县境内的美景,其中“三十里”是虚数,表示诗人所见景色之广阔。诗人乘坐的小船在夜幕降临之时出发,沿着蜿蜒曲折的河道顺流而下,一路欣赏沿途的山川胜景。从“望四十里”到“望四十里外”一句中可以看出诗人所乘船的速度很快,他仿佛看到了眼前一片茫茫的水雾,那蒙蒙的水汽将整个天空都遮住了。诗人通过描绘这一景象来表现自己的惊喜之情和赞叹之意。接着诗人写到“白浸天”三字,这三个字形容江面之上云雾蒸腾的景象,仿佛将整个天空都淹没在水中一般。这两句看似平淡的叙述其实包含着丰富的情感色彩,它体现了诗人对于眼前景物的深切感受和内心的喜悦之情。

中间两句则是诗人回忆自己曾在此地辛勤劳作的经历。诗人说“何年围此水?为我垦成田。”这两句的意思是:什么时候围住这江水,或者你我共同努力把它变成良田呢?在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何年围此水”一句中的“围”字来表达自己在此地辛勤耕耘的情感和经历。诗人还通过“为我垦成田”这一动作表达了自己对于农耕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还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之情。

接下来两句则是诗人想象江水奔流的情景。诗人写道:“风使帆船疾,云和竹苇连。”这两句的意思是:微风吹动着帆,与竹苇相连。这里诗人通过描绘江风、帆篷以及竹苇等景物来表现出江水奔腾不息的景象。诗人还通过“和竹苇连”一词来表达出江水奔腾不息的气势和力量。这两句看似平淡的叙述其实包含着丰富的情感色彩,它表达了诗人对于江水流动的感慨之意和赞美之情。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想象江水湍急之处的景象。诗人写道:“未流溪转狭,浮沫带蛟涎。”这两句的意思是:水流湍急之处狭窄处,水花飞溅如龙涎。这里诗人通过描述江水湍急之处狭窄处的景色来表现出江水的险峻和美丽。同时诗人还通过“带蛟涎”一词来表达出江水飞溅时的壮观和美丽之感。这两句看似平淡的叙述其实包含着丰富的情感色彩,它表达了诗人对于江水湍急之处的惊叹之意和赞赏之情。

此诗是一首记游抒怀的小诗。诗人夜中泛舟游历永新县境内的美景,并回忆了自己曾经在此地辛勤劳作的经历。最后两句则是诗人想象江水湍急之处的景象。整首作品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气息和生活情趣,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于生活的热情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