渰水不盈尺,大舟行水中。
朦胧微有月,潋滟寂无风。
时序三秋半,阴晴万里同。
山歌与村笛,醉卧听渔童。

诗句释义

1 三更泛舟谢达剨:此句意为夜晚时分,作者乘船在江上泛行,感受着宁静而深沉的夜色。三更通常指夜深的时候,谢达剨可能指的是船夫或船员的名字,他们在此时刻仍在船上劳作。

  1. 渰水不盈尺,大舟行水中:水面平静且宽广,使得大船能够平稳地在水中航行,没有泛起任何涟漪。这两句描述了船只行驶时的宁静景象。

  2. 朦胧微有月,潋滟寂无风:月亮被云遮挡,只能隐约看到一点光芒;同时,风也不大,使得江面平静如镜,没有波纹。这两句描绘了月光下江面的幽静和风平浪静的景象。

  3. 时序三秋半,阴晴万里同:这里提到了“时序”和“阴晴”,可能是诗人感慨时间的流逝和天气的变化。三秋半可能是指秋季已经过去了一半,阴晴则可能意味着天气多变,时而晴朗,时而多云。

  4. 山歌与村笛,醉卧听渔童:诗人在船上听着山上传来的歌声和村庄里传来的笛声,感到非常惬意。他醉心于此,甚至不想回到岸上去。渔童在这里代表了渔民的生活,他们的歌声和笛声让诗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

译文

在夜幕降临之时,我独自乘坐一叶扁舟在江面上畅游。
江水虽然不宽广,却足以容纳我的小舟;
我坐在船舱中,看着那一轮明亮的月亮在云层间若隐若现;
江面上没有一丝波澜,只有那轻柔的微风轻轻吹过。
秋天已过了一半,但我却仿佛看到了万里晴空;
山上的民歌与村中的笛声交织在一起,让人陶醉;
在这美好的夜晚,我宁愿沉醉在这片宁静之中,不愿回到岸边的生活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夜晚江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月”、“云”、“风”、“水”,以及“山歌”、“村笛”,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江南水乡的柔美,又有山水间的豪放,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与洒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