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老俱尘土,令予双泪流。
几年能再见,一气故应休。
江左衣冠尽,人间翰墨留。
空山茅屋底,野史属谁修。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要通晓诗意,把握诗中重要意象和关键语句,在此基础上对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1)
首联“方万里史敬舆陈孝先龚圣予胡穆仲相继沦没令人感怆”,写史、陈、龚、胡四人相继去世,令作者感慨万分,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2)
颔联“诸老俱尘土,令予双泪流。几年能再见,一气故应休”,诗人以“双泪流”表达对诸贤的怀念之情,感叹时间流逝,无法再相见,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伤。
(3)
颈联“江左衣冠尽,人间翰墨留”,写江南地区的文化人才已凋零殆尽,只有那些文人骚客的诗词文章被世人所传颂,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文化的无限眷恋。
(4)
尾联“空山茅屋底,野史属谁修”,借写自己孤寂的生活处境,抒发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答案】
(1)
诗人通过描写史敬舆、陈孝先、龚圣予、胡穆仲等四位名士相继去世的情景,抒发了对诸贤的怀念之情。
(2)
诗人通过“双泪流”一词,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和对逝去岁月的无限惋惜。
(3)
“江左”是长江以南的简称,泛指南方地区。“衣冠”指的是文才。这里指江南一带的文化人物已经凋零殆尽,但那些文人骚客留下的诗词文章却流传了下来。
(4)
“空山”是形容诗人孤独寂寞的生活环境。“茅屋”是指简陋的居所。诗人在空寂的山间小屋中过着清苦而孤独的生活,只能依靠自己的想象来回忆那些逝去的友人,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