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士登门索裹粮,尘埃冉冉化衣裳。
老夫也自饭不饱,童子聊沽酒共尝。
彼此身谋宁枉道,古今乐事是归乡。
家徒四壁侯千户,梦里谁能较短长。
【注释】
游士:指来往的行旅之士。裹粮:指携带干粮以备路上之用。侯千户:形容官位很高。
【赏析】
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前四句描写了一个游士到农家求食的情景;后四句写农家热情接待游士,并设酒宴,相与畅饮,彼此间情意融洽。全诗语言平实,叙事明快,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淳朴民风的赞美之情。
开头两句“游士登门索裹粮,尘埃冉冉化衣裳。”写游士登门求助。“游士”,指来往的行旅之士。“登门”,即来到门口。“索裹粮”,即请求带点干粮。“尘土”二字既写出了农家的环境简陋,又写出了游士的谦卑。“尘埃冉冉”一句,既写出了环境简陋,又写出了游士的谦虚,表现出一种朴实无华、真诚待人的美德。
第三句“老夫也自饭不饱,童子聊沽酒共尝。”写农家热情招待客人。这句诗中,“自”字用得极妙。“自”在这里有“自然”、“当然”、“固然”的意思,表明这是理所当然的事。“饭不饱”,是说饭菜虽简单但很丰盛。“聊”,只是稍微的意思。“沽酒”,买些便宜的酒来喝。“共尝”,大家一起喝酒。
第四句“彼此身谋宁枉道,古今乐事是归乡。”写双方相互谅解,都愿意走正路,而不必走捷径。这一句中,“体谋”一词,用得很贴切。“谋”,考虑、商量。“宁”,宁愿。“枉道”,不走正道。“是归乡”,“是”字下得更妙,它不仅表示肯定,而且还表示强调。“归乡”,指回到家乡去。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双方互相体谅,都愿意走正道,而不必走捷径,而且还要一同回家。
最后两句“家徒四壁侯千户,梦里谁能较短长。”“侯”通“候”。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家里没有多少财产,但主人和游士都很满足。他们在一起饮酒,谈笑风生。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淳朴民风的赞美之情。
全诗语言平实,叙事明快,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淳朴民风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