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腊尽渐春来,三白呈祥不待催。
和气已知随处满,梅花正用此时开。
寒香冷艳相吞吐,月斧风斤巧剪裁。
布絮寝衣烘未透,炉边酒熟且衔杯。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节前雪景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注释和赏析:

  1. 江城腊尽渐春来,三白呈祥不待催。
    注释:江城(指江南地区,这里泛指中国南方的城镇)在腊月(农历十二月)即将结束的时候,春天的气息已经渐渐到来。三种白色的事物(如雪花、冰晶等)已经出现,它们预示着吉祥的来临,不需要催促。
    赏析:诗中通过描绘江南地区春节前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同时也展现了自然界中万物生长的美好景象。

  2. 和气已知随处满,梅花正用此时开。
    注释:和气(温暖的气息)已经到处充满了,梅花在这个时候开始绽放。
    赏析:这里的“和气”可以理解为春天的气息,而“梅花”则是春天的象征。诗中通过描绘和气遍布的场景,表达了春天的到来给人们带来的温暖和希望。同时,梅花的绽放也象征着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勃勃。

  3. 寒香冷艳相吞吐,月斧风斤巧剪裁。
    注释:花香(寒香)与花艳(冷艳)相互交错,仿佛被月亮(月斧)和风(风斤)巧妙地裁剪着。
    赏析:诗中的“月斧”和“风斤”都是诗人用来比喻自然力量的工具。通过将花香和花艳比作被月亮和风裁剪的样子,诗人表达了大自然在春节前所展现出的神奇和美丽。

  4. 布絮寝衣烘未透,炉边酒熟且衔杯。
    注释:床上的棉絮还没有晾干,炉边的酒已经煮好了,可以喝酒了。
    赏析:这里的“床”(布絮)和“炉”(炉边酒)都是诗人用来表达节日氛围的物品。通过描绘这些物品的状态,诗人表达了人们在节日期间的生活场景,以及人们对于节日的期待和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春节前雪景的描述,展现了人们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大自然的魅力和节日的氛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