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极秋空无片云,前山历历见遥岑。
新鸿渐到边城静,旧雨不来汀草深。
仙李有时曾入梦,伯桃死后少知心。
如君真是忘机者,海上鸥盟便可寻。
【注释】
约:相约。山中友:指隐士。岑:山峦。新鸿:南来的大雁。边城:指边塞之城。旧雨:久别的朋友。仙李:神仙的李子,比喻美好的事物。伯桃:古代贤人伯夷、叔齐,以不贪为名。死后无祭品,其弟弃之而食。后用为兄弟情义的典故。机:机巧。海上鸥盟:即海誓山盟。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友人在秋日与诗人的一段幽期密会。首联写景,描绘出一幅空阔清朗的画面;颔联写人,点出“山中”和“海畔”的友人;颈联写友情,写出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尾联则抒发了诗人对友人高尚情操的赞美和倾慕之情。
诗一开头就写“望极”,把视线从眼前移到远处的高山上,又由远及近,把视线转到眼前的山冈上。这一望,只见一片秋空,没有一点云彩。这两句诗渲染了一种空阔、静谧的气氛,也暗示着山高路远,不易相会的遗憾。可是,作者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失望,相反地,他满怀希望地期待着下一次和好友相会的日子。这两句诗写得很有层次感,既照应了题目中的“约”字,又引出了下文。
“前山历历见遥岑”,这是说站在高处望去,可以看到前面群山连绵起伏的轮廓。“历历”二字,不仅写出了山势的高耸,而且写出了诗人观察入微、观察得细的特点。“岑”字则写出了山峰的秀美,也暗示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新鸿渐到边城静”,这是说随着秋天的到来,南来的大雁逐渐多起来了。这些雁群飞临边陲之城(边城)上空,发出阵阵叫声,使这个寂静的边城显得更加宁静。这里,诗人巧妙地将“雁”与“边城”结合起来,既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又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旧雨不来汀草深”,这是说久别的老朋友不来看望我,反而使得那长满芦苇的河滩变得更加郁郁葱葱了。这里的“旧雨”,指的是久别的老朋友。诗人用“不来”二字,写出了老朋友不来的原因,同时也表达了他的无奈与失望。同时,“旧雨不来”与下句的“汀草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突出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仙李有时曾入梦,伯桃死后少知心”,这是说神仙般的朋友有时会出现在梦中,但是伯夷、叔齐这样的好朋友却已经去世很久了,很少再有人像他们那样与我交心了。这里的“仙李”、“伯桃”分别指的是神仙般的朋友和伯夷、叔齐这两位历史上著名的贤人。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典故,既表达了自己对于知音难觅的感慨,也赞美了这两位历史上的贤人。
“如君真是忘机者,海上鸥盟便可寻”,这是说如果你真的像那些忘机的朋友一样,我就愿意与你结为鸥鸟般的朋友,一起在海上度过余生。这里的“忘机者”,指的是那些不受世俗礼法约束、性情豁达的人。诗人在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既表达了自己对于交友的渴望,也赞美了那位忘机的朋友。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