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共谭诗一解颐,停云望极思依依。
梅花赋就广平老,杨柳门闲靖节归。
驿路数程征马瘦,家书千里过鸿稀。
思君怕倚阑干北,拄笏看山竟落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全诗如下:

寄朱饮冰
欲共谭诗一解颐,停云望极思依依。
梅花赋就广平老,杨柳门闲靖节归。
驿路数程征马瘦,家书千里过鸿稀。
思君怕倚阑干北,拄笏看山竟落晖。

注释:

  1. 欲共谭诗一解颐:想要一起讨论诗歌,共同品味诗意的乐趣。
  2. 停云望极思依依:看着天空的云彩,思念之情不断涌上心头。
  3. 梅花赋就广平老:完成了梅花的赋作,赞美了广平老人的才华和品格。
  4. 杨柳门闲靖节归:在杨柳成荫的门下度过空闲的时光,如同陶渊明一般归来。
  5. 驿路数程征马瘦,家书千里过鸿稀:驿站路上走了几程,征马因为长途跋涉而显得消瘦,家中书信传来千里之外,鸿雁传书稀少。
  6. 思君怕倚阑干北,拄笏看山竟落晖:思念你的人害怕倚靠着栏杆,因为怕看到夕阳西下。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对友人的深情怀念之作。诗中通过描绘美丽的风景、表达深厚的友情,以及反映自己的情感变化,展现了一种超越时间空间的情感共鸣。

首句“欲共谭诗一解颐”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共同探讨诗歌、品味诗意的愿望。第二句“停云望极思依依”则转入对远方友人的思念。第三、四句“梅花赋就广平老,杨柳门闲靖节归”赞颂了友人的才情和品德,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之情。接着,“驿路数程征马瘦,家书千里过鸿稀”描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虽然相隔万里,但书信往来稀疏,反映了两人之间的距离感。最后两句“思君怕倚阑干北,拄笏看山竟落晖”则表达了诗人因思念而不敢倚靠在栏杆上,只能拄着拐杖欣赏远处的山景直至日落。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赞美,也有自我情感的抒发,体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及对友情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