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间笔工麻粟多,精艺惟数冯应科。吴升姚恺已难得,陆震杨鼎肩相摩。
我游金渊饭不足,破砚生苔尘满目。毛锥自笑不中书,白发纷纷老而秃。
中山博士子墨卿,贻书荐至杨茂林。里儒大半习刀笔,耳闻竽瑟谁知音。
善刀而藏归勿出,博士校书行有日。定当致汝数百枚,东坡有云北方无此笔。

【注释】

浙间:浙江一带。麻粟:指用麻和稻谷等制成的纸。冯应科:北宋著名书法家,善写楷书。吴升、姚恺:均为宋代书法家。陆震:字震之,擅书法。杨鼎:字鼎之,善书法。精艺惟数冯应科:精湛的技艺只有冯应科。吴升、姚恺、陆震、杨鼎:四人皆为宋代著名书法家。金渊:即金门,宋时置为禁地。饭不足:粮食匮乏。破砚:磨损的砚台。生苔尘满目:砚台上长满了青苔。毛锥:笔。自笑不中书:自己嘲笑自己不能胜任中书舍人的职务。中山博士子墨卿:中山国博士的儿子墨卿。贻书荐至杨茂林:写信推荐给杨茂林。里儒:乡里的读书人。大半习刀笔:大多数都从事笔墨文书工作。耳闻竽瑟谁知音:只知道吹奏乐器的声音。善刀而藏归勿出:把刀磨得锋利后收藏起来,不要再拿出来使用。博士校书行有日:博士负责校对图书,不久就会开始。定当致汝数百枚:一定会给你送来几百支毛笔。东坡:苏轼号东坡居士,此句是作者自喻。有云:有说(一说“曰”)。北方无此笔:北方没有这种好笔。

【译文】

浙江一带擅长写字的人有很多,其中最精通书法的是冯应科。吴升、姚恺的书法已很难见到了,陆震、杨鼎的书法也难以比肩。

我游历金门粮食不够吃,砚台已磨损,上面长满了青苔,尘土满目。我自嘲不能胜任中书舍人的职务,白发丛生,已经秃顶了。

中山国博士的儿子墨卿来我这里送信,推荐我给杨茂林。乡里的读书人大多都从事笔墨文书工作,只听见吹奏乐器的声音却不知音律为何物。

我把刀磨得好锋利后再收藏起来,不要拿出来使用。不久博士就负责校对图书了,他很快就会开始工作。一定会给我送来几百支毛笔,因为苏轼曾经说过北方没有这样的好笔。

【赏析】

此诗作于苏轼被贬惠州途中,时在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春。诗人以“赠溧水杨老”为题,向溧水县令杨某赠送书画用品,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诗中既表达了自己对书法艺术的喜爱与敬仰之情,又抒发了自身遭遇不幸的无奈与愤懑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切,意境高远,堪称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