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歙石锋芒出,不但挫墨亦挫笔。
老懒作事苦不多,一笔才供两三日。
近知沈子艺希有,洗择圆齐易入手。
不论兔颖与羊毛,染墨试之能耐久。
礼乐三千成昨梦,秃笔何止十八瓮。
长枪大剑正当时,毛锥子者直安用。
金渊万家籍百儒,学书用笔人岂无。
管城欲重连城价,请携椽笔游江湖。
【诗句解读】
吾家歙石锋芒出: 这句话意味着“我家的歙县(地名)石头非常锋利,如同剑锋一样”。在古代文献中,歙县产有著名的歙石,这种石头因其独特的纹理和硬度而闻名于世。这里用“锋芒”来形容歙石,形象地描绘了其锐利的特点。
不但挫墨亦挫笔: 此句意指使用歙石不仅可以磨砺墨,还能有效磨损笔尖。砚台是文人必备的工具之一,通过歙石研磨,可以使笔尖保持锐利,提高书写质量。
老懒作事苦不多: “老懒”可能指年长者,此处可能是在说年纪大的人做事情往往没有年轻人多。但同时表达了一种对生活态度的描述,即使年长也不应懒惰,要勤奋努力。
一笔才供两三日: 描述的是一支普通的笔只能持续使用两三天,暗示着这支笔的质量并不高。
近知沈子艺希有: 这里的“沈子”可能指的是某个人名,”沈子”可能是此人的字或别称;“艺希有”则表示技艺难得,珍贵。这句话可能是在夸赞这位艺术家的技艺非常罕见,不易得见。
洗择圆齐易入手: 这句表明选择好的砚台非常容易操作,因为砚台的形状和大小都很适合握持和使用。
不论兔颖与羊毛: 这里提到的“兔颖”和“羊毛”都是砚台材料的一种,兔颖是指由兔子角制成的砚台,而羊毛则是用羊毛制成的砚石。此句可能是在说不管哪种材料的砚台,只要选对了,都能得到满意的效果。
染墨试之能耐久: 这句表达了对于砚台耐用性的赞美,即砚台经过染色试验后,显示出其良好的耐久性。
礼乐三千成昨梦: 这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礼乐”通常指古代的礼仪和音乐,”成昨梦”则意味着这些美好的记忆仿佛已经成为过去。
秃笔何止十八瓮: “秃笔”通常指没有毛的笔,”十八瓮”可能指的是十八个装满墨水的瓶子。这句话可能是在形容拥有大量墨水的笔,表达出了对书法艺术深厚的热爱之情。
长枪大剑正当时: 这句可能是在说现在的时代正是需要像长枪和大剑这样的强大工具的时候。比喻时代需求,强调了当前形势下,优秀的技能或者才能的重要性。
毛锥子者直安用: 这句话是对“毛锥”一词的误读或误解,毛锥是一种短小精悍的笔,而这里可能想表达的是“毛笔”,即毛笔非常适用。
金渊万家籍百儒: 这句话描绘了一个繁荣的场景,即有众多的家庭都在学习书法。”金渊”可能指的是一个充满学问的场所,而”千户万户”则表示数量众多、规模庞大。
学书用笔人岂无: 这句表达了书法学习的普遍性和必要性,意味着学习书法的人到处都是,无需质疑。
管城欲重连城价: 这句话可能是在讲述一位名叫管城的艺术家,他的名声如连城般珍贵且价值连城,强调了其艺术成就的宝贵。
请携椽笔游江湖: 这一句可能是在邀请某人携带自己的毛笔一起去江湖中游玩,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对书法艺术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歙石和砚台的特性,以及与之相关的人物故事,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歙石、砚台及其使用者的描述,传达了一种对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