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露湿秋芜。空庭啼蟪蛄。紫苔衣、犹护金铺。疏箔翠眉人不见,流水急,泣鳏鱼。
恨草倩谁锄。西风吹鬓疏。问刘郎、别后何如。纵有桃花千万树,也不似,旧玄都。
【解析】
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首三句是说,秋露沾湿了芜草,庭院中传来了蟪蛄的叫声。紫苔护着金铺,翠眉掩映着疏箔,人儿不见,流水潺潺,仿佛在为鳏鱼哭泣。下片前三句是说,恨草倩谁锄?西风吹动鬓发疏落,刘郎别后如何?纵然有桃花千万树,也不如旧日玄都的美景。全词借景抒情,借景寄慨,抒发对故园的怀念之情。
【答案】
译文:
秋露打湿了荒草丛生的庭院,只听见蟪蛄的悲鸣。紫苔覆盖了金铺玉砌的台阶,只有那翠眉掩映的疏箔。
我看不见她的身影,只见到那急流的溪水,仿佛在为鳏鱼而悲伤。
恨那草啊,请谁来铲除它?秋风一吹便将我那疏落的头发吹得乱蓬蓬。请问刘郎,自从你离开以后的情况怎么样?即使有千万棵桃花树又怎么比得上我们旧时玄都的美景呢!
赏析:
此词作于词人南渡后,重过旧游之地,思念故国之作。全词以景物为主,融情入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怀,情景交融。
上片写景:开头“凉露湿秋芜”,点明了节候,也写出了自己身处异乡、客居他地的凄凉之感;“空庭啼蟪蛄”。则烘托出一种萧索冷清的气氛。“紫苔衣”、“犹”字和“泣”字都渲染出一种凄清苍凉的景象。“流水急”一句化用李煜《虞美人》词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意,表现自己内心愁绪的绵长不断,难以排解。
下片抒情:“恨草倩谁锄”,言自己恨不能铲除这杂草,但无人可除,只能任其滋生蔓延;“问刘郎、别后何如”,言自己思念远去的人,不知他的境况如何。“纵有桃花千万树”,与“旧玄都”相比,后者才是真正值得珍惜的美好家园。
此词语言清丽,风格婉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