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晴空、日长无力,风吹不尽愁绪。马头零乱流光转,粟粟巧黏红树。
闲意度。似特地、随他燕子穿帘去。徘徊不语。谩仿佛眉尖,留连眼底,芳草正如雾。
冥蒙处。独凭阑干凝伫。翠蛾今在何许。隔花箫鼓春城暮。
肠断小窗微雨。休更舞。明日看、池萍始信低飞误。
长桥短浦。怅不似危红,苍苔点遍,犹涩马蹄驻。
摸鱼儿 · 其二柳絮
恼晴空、日长无力,风吹不尽愁绪。马头零乱流光转,粟粟巧黏红树。
闲意度。似特地、随他燕子穿帘去。徘徊不语。谩仿佛眉尖,留连眼底,芳草正如雾。
冥蒙处。独凭阑干凝伫。翠蛾今在何许。隔花箫鼓春城暮。
肠断小窗微雨。休更舞。明日看、池萍始信低飞误。
长桥短浦。怅不似危红,苍苔点遍,犹涩马蹄驻。
赏析:
这首《摸鱼儿》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描写了春日里柳絮飘荡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无限感慨和对生活的深深眷恋。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第一句】
“恼晴空、日长无力,风吹不尽愁绪。”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的无奈感受。阳光明媚的天空中,日子似乎变得无力而漫长,即使有春风拂过也吹不走内心的忧愁。
【第二句】
“马头零乱流光转。”描述了春风中的马头山,草木茂盛,光线流转。
【第三句】
“粟粟巧黏红树。”形容柳絮像一粒粒小红豆一样巧妙地粘附在红色的树上。
【第四句】
“闲意度。似特地、随他燕子穿帘去。”这里有一种闲适自在的情绪,似乎特意随着燕子穿过帘子。
【第五句】
“徘徊不语。”诗人在思考或是在等待,犹豫不决,没有说话。
【第六句】
“谩仿佛眉尖,留连眼底,芳草正如雾。”似乎是在模仿鸟儿的样子,在眉毛上停留,眼中所见皆是如雾般朦胧的芳草。
【第七句】
“冥蒙处。独凭阑干凝伫。”在这迷茫的地方,独自靠着栏杆沉思凝望。
【第八句】
“翠娥今在何许?”这是诗人想象中的翠鸟在哪里呢?
【第九句】
“隔花箫鼓春城暮。”隔着花丛可以听到远处传来的箫声和鼓声,暗示着傍晚的春城。
【第十句】
“肠断小窗微雨。”听着窗外细微的雨声,心中充满了哀伤。
【第十一句】
“休更舞。”不要继续跳舞了,这里可能是劝慰自己不要沉迷于欢愉之中。
【第十二句】
“明日看、池萍始信低飞误。”等到明天再来看,才知道那些曾经以为自己能高飞的东西其实都是错误的。
【第十三句】
“长桥短浦。”描绘了长桥和短溪,这些自然景观与前面的情感形成对比,显得更加凄凉。
【第十四句】
“怅不似危红,苍苔点遍,犹涩马蹄驻。”惆怅之情不如昔日鲜艳的红花那样美丽,满地的青苔使得道路变得坎坷难行,就像那被马蹄踏过的路径一样。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通过对柳絮、燕子等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自然和情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