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城未至客湓城,谁识惓惓欲见情。
端肯寄书凭雁足,遥知求友认莺声。
论心政愿投胶漆,临路良难渡水罂。
江海一生今老矣,待来重结岁寒盟。
这首诗由苏轼所作,是一首七言诗。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鄂城未至客湓城,谁识惓惓欲见情。
译文:尚未到达鄂城,已在湓城中等待,谁又能了解我那迫切想要相见的心情。
注释:鄂城(今湖北鄂州)和湓城(今江西九江)都是苏轼在黄州的治所,两地相距不远。”欲见情”表达了诗人急切盼望与友人见面的心情。端肯寄书凭雁足,遥知求友认莺声。
译文:你能否通过信鸽将书信送到我这里?从远处我能够听到莺鸟的鸣叫声来认出你的友情。
注释:”端肯”表示恳切愿意,”寄书”即送信或写信,”凭雁足”指的是借助大雁的脚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莺声”则是形容春天时燕子的啼叫声。论心政愿投胶漆,临路良难渡水罂。
译文:我们谈论心志,希望像胶漆一样坚固;但当道路险阻,难以渡过小溪时便感到艰难。
注释:”论心政”意为讨论共同的心志或理念,”投胶漆”比喻关系亲密无间如同胶水和漆一般紧密。”渡水罂”则是指过河时遇到的困难,这里用来比喻生活中的艰难险阻。江海一生今老矣,待来重结岁寒盟。
译文:我已度过漫长的岁月,现在已到老年。希望未来能再与你结成坚贞不渝的友谊。
注释:”江海一生”指作者一生的经历如同江海般宽广而深远,”今老矣”表示现在已是晚年。”岁寒盟”意指经得起考验的深厚友谊,这里用以表达对未来友谊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