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学刘伶荷锸,也不学屈子投江,且做个范蠡归湖。
绕一滩红蓼,过两岸青蒲。渔夫,将我这小小船儿棹将过去。
惊起那几行鸥鹭。似这等乐以忘忧,胡必归欤。
【注释】
紫花儿序:即《紫花序》。
不学刘伶荷锸,也不学屈子投江,且做个范蠡归湖。:不要学习刘伶喝得烂醉后用铁锹挖洞自杀,也不要学屈原投江自尽,我宁愿像范蠡那样隐居江湖。
绕一滩红蓼,过两岸青蒲:穿过一片红蓼花的滩涂,走过两岸的青蒲草。
渔夫,将我这小小船儿棹将过去:快把我的小渔船划过去吧。
惊起那几行鸥鹭。似这等乐以忘忧,胡必归欤:使那些飞鸟惊起,似乎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何必一定要归去呢?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前两句“不学刘伶荷锸,也不学屈子投江”,是说诗人不想学古代两位文人的行为,因为自己有超然世外的情趣,不愿做他们那样的酒徒、悲士。“且做个范蠡归湖”。范蠡本是春秋末期越国的大夫,辅佐勾践灭吴之后,功成名就,携西施泛舟五湖,遨游于江湖之上。这里化用范蠡事,表明了诗人归隐的愿望。三、四句“绕一滩红蓼,过两岸青蒲”,写诗人乘船顺流而下的情景。“红蓼”是诗人所喜爱的景物之一,“两岸青蒲”则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江南水乡风光画卷。“渔夫,将我这小小船儿棹将过去”。诗人在船上,望着眼前美丽的景色,心情愉悦而舒畅。五、六句“惊起那几行鸥鹭”,点出了诗人的小船经过时,惊起了岸边的几只鸥鹭。“似这等乐以忘忧,胡必归欤”,诗人在这里发出了感慨:“这样的生活真是快乐无忧,何必一定要归去呢!”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此诗风格明快自然,语言朴实流畅,意境优美清新,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