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志老来退,穷愁无易攻。
风云诗气焰,天地醉心胸。
午枕著不觉,昼门关更慵。
由来自疏拙,底处不相容。
偶感
介绍
《偶感》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沉思。诗中写道:“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这四句诗分别描绘了鸟儿在池边的树上栖息、僧人在月光下的寺院敲响寺庙的门、经过小桥时可以看到野花的色彩、移动石头可以触动云朵的根部等情景,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观察与感受。
《偶感》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诗中的“鸟宿池边树”一句,可以理解为诗人像一只鸟儿一样孤独地栖息在池塘边的树上,而“僧敲月下门”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外界的冷漠。诗中的“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两句,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
《偶感》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推荐
偶感 壮志老来退,穷愁无易攻。 风云诗气焰,天地醉心胸。 午枕著不觉,昼门关更慵。 由来自疏拙,底处不相容。 注释: 1. 壮志老来退,穷愁无易攻:年纪渐长,壮志消磨,穷愁无处发泄,不易攻下。 2. 风云诗气焰,天地醉心胸:就像风云变幻,诗的气势如烈焰般燃烧;天地间似乎都沉醉在我的胸怀之中。 3. 午枕著不觉,昼门关更慵:在午睡时,不知不觉地睡着了;当大门关闭时,更加感到慵懒。 4.
【注释】 兀兀:形容勤奋的样子。政须:一定要。摩诘:唐代著名画家王维字摩诘,人称“摩诘先生”。底用清谈学晋人:晋人指晋代的名士和诗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退居家乡后的闲适生活。首句写早年勤奋学习;次句写晚年读书养性;第三句说诗书不必多讲,要参悟王维的画艺,第四句说诗书不必过多地追求,要多读一些晋人的书,学他们那种超然物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
这是一首咏怀诗,通过描绘自己对名利的看法和态度,表达对人生无常、富贵无常的感慨。 偶感 用物多则强,境熟气易定。 壮胆骋寡见,迷情忽群听。 茫茫可与否,沓沓贤且佞。 名利缠古今,孰不堕此径。 驱驰每冲晓,展转直至暝。 固肥尔室家,端系我朝廷。 身无百岁长,事有一日罄。 留侯李邺侯,大似醉者醒。 历久只两人,吾常喜深订。 【注释】 1. 用物多则强:指物质财富多了就会变强。 2. 境熟气易定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泡影浮生梦幻身,十年南北寄红尘”的意思是:人生如泡影,虚幻而短暂;我身在梦幻中飘荡,漂泊不定,十年来南北辗转,寄情于世俗繁华之中。 “穷通有命归与好,风月相邀满剑津”的意思是:命运所定,富贵贫贱皆有命定;我愿与你共赏风花雪月,在江边畅饮美酒。 【答案】 偶感 泡影浮生梦幻身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满眼黄尘兴已阑:眼睛看到的都是黄色的尘土,已经厌倦了,所以兴致已经阑珊。 - 闭门高卧且加餐:关上门,躺床上好好休息,吃点东西。 - 一灯儿女团圞易:一盏灯下,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容易让人感受到家庭的温馨。 - 千古风云际会难:历史上有很多的英雄豪杰,他们的人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们都有机会改变历史。 - 檐外日暄扪虱坐:太阳照在屋檐上很温暖,我坐在床边摸着自己的头
【译文】: 二十年间,我随波逐浪漂泊,现在终于找到了一个安稳的居所。 湖面白云悠悠,晚风吹得我醉了,马头红叶点染着我的秋衣。 南国的钟声依稀在梦中回荡,东庐上的月亮也变得朦胧。 同游的朋友们都远去,只有我一个人在这里思念你,夜深时托付给金笛寄托我的相思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晚年所作,表现了他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全诗以“偶感”起兴,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是一道考核诗歌内容和手法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迁客易为感”,迁谪之人容易伤感;“况兼秋有声”,何况秋季又到来了,萧瑟之声更加让人伤怀;“天风吹木叶,一夜满边城”:天风吹动树叶,一夜之间整个城墙被树叶覆盖了;“是处皆肠断,无时免泪零”:到处都让人肝肠寸断,时刻都避免不了眼泪流淌;“不知何事切
偶感 天地为圜山水囚,无弦一操亦拘幽。 罽宾尚自容狮子,石虎真同狎海鸥。 饱食更无思作佛,生还端不愿封侯。 请翻青史兼灯录,亦有痴顽似我不。 注释: 1. 天地为圜:天地是圆形的。圜,指圆形,此处用来形容宇宙的广阔无边。 2. 无弦一操亦拘幽:意思是说,即使没有琴弦弹奏,也能表达出内心的哀愁和孤独。拘幽,形容被囚禁在狭小的空间里。 3. 罽宾尚自容狮子:罽宾,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指的是古印度。容
【注释】 ①关山:关隘和山川。 ②两鬓:即“双鬓”,指头发。霜雪,形容白发。催成,使……形成。 ③晨风:早晨的风,这里指日出时分的东风。夕阳:指日落时的西斜的阳光。 【赏析】 此为边塞诗。首句写景,万里关山路渺茫,点明边地之遥远;次句抒情,年年佳节在他乡,说明诗人身在异域,不能回家过节;三句写景,催成两鬓如霜雪,既写自己因思家而发白,又写自己因愁苦而衰老;末句借景抒情,半是晨风半夕阳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在悠闲自得中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思考和感悟。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偶感 - 无事久宴坐:没有事情的时候长久地坐着。 - 悠然生遐思:悠闲自在地产生远大的思考。 白日不可留:太阳无法挽留。 - 营营将何之:忙碌的脚步将会前往何处。 开卷理达言:打开书本理解其中的言辞。 - 默对相嗟咨:沉默相对时相互感叹咨询。 往日已莫及: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再追回。 - 来涂尚可资
【注释】 1. 偶感:偶然有所感触。 2. 三径:指孔子的三条道路。三径者,通称“九经”中的“王制”。这里泛指民间小路。 3. 邃居:幽静的居处。 4. 鸟巢鱼窟:比喻隐士的住处。 5. 逢人只合长缄口:遇到人只能沉默不语。 6. 避客:逃避客人。 7. 讳读书:忌讳读书。 8. 船入竹中:船进入竹林之中。 9. 兰生道上亦妨锄:兰花长在道路上也妨碍了耕作。 10. 从今玩世休希阮:从今以后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时,先通读全诗,理解诗意,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分析。 (1) “偶感”即偶然的感触或感想,是作者在春天游春时有感而发之作。诗人在游春过程中,看到万木皆绿,百鸟争鸣,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心中不禁生出无限感慨。 (2) “春来万木绿芳齐”的意思是:春天来了,万木竞秀,草木葱茏,一片翠绿。 (3) “多少游人听鸟啼”的意思是:有多少游人听到鸟儿啼叫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偶感 - 牡丹倾国色,幽兰众香祖。人间极品花,凡卉非其伍。 - 牡丹是被誉为国色天香的植物,它拥有众多品种中的顶级品种。而其他花草则不能与牡丹相比,它们不属于同一个等级。 我为长太息,位置不得所。 - 我常常为此感到叹息,因为牡丹的位置并不在它的实际位置。 牡丹蒙秽尘,幽兰插粪土。 - 牡丹被污染了
偶感 尘世事纷扰,营营未肯休。 孤云独无事,久与间人游。 无心偶相值,淡极不可收。 四岳自霖雨,萧然远龙湫。 幽人心亦忘,相对长悠悠。 译文: 世间的纷扰和争斗从未停止, 像孤独的云一样没有烦恼, 长时间与世俗的人交往。 偶然相遇时,心境已经淡化, 无法再收回来。 就像四岳的雨水,连绵不断, 让人感到宁静和遥远,远离尘嚣。 内心的宁静使人忘记一切, 只能相对无言,长久地沉思
【注释】 偶感:偶然的感慨。 吹嘘:风使草木生长茂盛,常用以象征人的才能。 灌园客:指种花养草的人。 梁栋任:梁椽任用。梁栋为古代建筑中的主要承重部分。 亟呼:急忙呼唤。 斫(zhe:音责):砍伐。 天心一何仁:天心是多么仁慈啊。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以“偶感”开篇,写东风好吹,把绿林吹遍,但绿林成林,不言其功。接着写有灌园客,抱瓮行于庭阴之下,无心欣赏佳树,不思梁椽任用
偶感诗解析: 1. 平生心迹寄烟波,世事浮沉奈若何? - 生平心迹:指诗人一生的心迹和经历。 - 寄烟波:将内心的思绪寄托于烟波浩渺的水面之上,象征着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宁静。 - 世事浮沉:世间万物的兴衰变化,如水之起落,难以预测和控制。 - 奈若何?:面对这样的世态炎凉,诗人感到无可奈何,心中涌起了深深的忧愁和无力感。 2. 一叶扁舟随处好,喧哗场里是非多。 - 一叶扁舟
眼前无处不风波,北望烽烟未熄何。 人种竞争新世界,江山变态迩来多。 注释: - 偶感:偶然有感。 - 眼前无处不风波:形容局势或环境处处充满了动荡不安的气氛。 - 北望烽烟未熄何:向北望去,只见烽火连天,硝烟弥漫,但战事仍未结束,这种景象令人困惑不解。 - 人种竞争新世界:指在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背景下,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人口竞争成为了新的世界现象。 - 江山变态迩来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偶感 葛藟(guóě)长南山,菰蒲生深陂。 托处既异地,彼此焉得知。 衣裘偏苦寒,菇甘偏苦饥。 谁念农家老,露肘复断炊。 人心沧海深,水注无满时。 大化原浩浩,何事亦参差。 注释与赏析: 1. 葛藟长南山,菰蒲生深陂。 译文:葛草蔓延在高高的南山上,菰草生长在深深的池塘里。 注释:葛藟,一种植物藤蔓,常攀附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南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作《偶感》之一,全诗如下: 世无名与宦,人心皆太古。 世无轮与蹄,人皆守乡土。 造物害生成,分明设网罟。 谁能翔天外,远随黄鹄举。 逐句释义: - 世无名与宦:这个世界没有名利和官场的纷争,人们过着平静的生活。 - 人心皆太古:人们的心灵保持着原始的纯真和善良。 - 世无轮与蹄:这个世界上没有车轮和马蹄声,象征着和平宁静的社会环境。 - 人皆守乡土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偶感”“晚”,然后根据诗歌内容进行概括,注意要结合诗句中的重要词语进行分析理解,最后再结合注释和全诗加以分析即可。 译文: 我独自坐着,望着迟迟不落的月亮,昨夜的风露已经结上新霜了。 人生在世难得长久相聚,真让人感到缺憾遗憾,等到明天,我一定会更加痛苦地思念你啊! 赏析:
【注释】 子晋:传说中古代的神话人物,据说他吹箫能使自己变成仙。 玉炉金鼎:指炼丹炉和煮药鼎,这里泛指道家炼丹术。 迩来:近来。 长生诀:长生不老的秘诀。 莺花:指春天的鸟声和盛开的花朵。 【赏析】 此诗是写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向往,对神仙世界的憧憬,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起句“子晋吹箫便得仙”,以子晋吹箫成仙的典故开篇,表达了诗人渴望超脱尘世,获得永恒生命的愿望。 第二句“玉炉金鼎总虚传”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诗句的翻译以及赏析的能力。解答此题,学生需在熟读原诗的基础上,理解诗意,然后结合题目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每句的意思。最后进行简单的分析、赏析即可。 题干:偶感 南山有松柏,茑萝附其根。 植体虽不同,相依朝与昏。 缠干复牵枝,保此真质存。 美哉伯夷传,所喻乃名言。 苍蝇集骥尾,万里得腾奔。 颜贤失孔圣,胡能到今尊。 士贵识所托,终始无翩翻。 【译文】
【解析】 此诗首句“昆山寂寂弇山寒”,写诗人登高所见,用“昆山”二字点题,以“寂寞”二字总括全篇。第二句“玉佩琼琚过眼看”,以“玉佩”“琼琚”比喻自己所佩戴的冠饰。第三句“一事飞腾羡前辈,升平时世读书官”,诗人以“一事飞腾”与“升平时世”相对照,抒发了作者羡慕前辈、渴望飞黄腾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 译文:登上山顶,只见昆嵛山寂静苍凉;低头望去,只见玉佩琼琚耀眼夺目。我渴望像前辈们一样飞黄腾达
下面是对《偶感·东市朝衣溅血年》的逐句翻译与赏析: 1. 诗意解读: - “东市朝衣溅血年”:在东市市场,人们穿着朝服(官服)被鲜血染红。这可能描绘了某种激烈的政治或社会事件,使得官员们身披血迹。 - “惊看老鹘奋霜拳”:看到一只凶猛的老鹰(鹘)在挥舞着它那如同霜一样的利爪,可能是形容一种强烈的攻击行为,或是象征权力的争斗。 2. 关键词注释: - 东市:古代中国的市集中
诗句释义 夸父逐日死,竫人足大年。 夸父是古代传说中的巨人,因追日而死。这里用“竫人”指代夸父,暗示某种追求或行为导致死亡或失败。"足大年"可能指因过度扩张而带来的灾难或问题。 此生谁优劣,运命定皇天。 诗人在思考人生的得失,是否由命运所决定,暗示人生无法选择。 单父毙饿虎,张毅热病捐。 单父和张毅都是古代的人物,此处可能是引用历史事件或人物来象征某种情况的不利或失败。 理内与逐外
这首诗的格式和要求如下: 偶感 先德梓乡碑有口,棣华燕市盖曾倾。 浮踪遘共壶天聚,下里偏邀白雪评。 春梦一场供剧哭,花潭千尺感深情。 臣愚自蹈亡身祸,敢向青阊诉不平。 注释: 1. 先德梓乡碑有口:意指先人的功绩和美德就像在梓乡的石碑上刻着一样,永远铭记于心。 2. 棣华燕市盖曾倾:意指棣华(指人才或英才)的才华和能力曾经像燕子筑巢一样,在燕市(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繁华的地方
偶感 结发诵诗书,昂昂驹千里。 同学多少年,半笑青云裹。 嗟予独何为,揶揄惭路鬼。 登楼一长啸,万里悲风起。 买臣穷负薪,少陵艰拾梠。 咄咄复何言,古来共如此。 注释: 偶感:偶然感伤。 结发:古代男子成年时把头发束在头顶,表示成年;也指结婚。 诵:诵读。 昂昂:高傲的样子。 驹:小马。 同学:同窗,同学。 多少年:很多年。 嗟:叹词。 独何为:独自做什么。 揶揄:讥笑、嘲笑。惭:惭愧。 路鬼
偶感 学书学剑廿馀年,不意疮痍满眼前! 报国岂宜论在位,当途更少力回天。 隐忧恰为梁瓯缺,守节应如赵璧全! 从此痴聋无一事,免教洗耳累清泉。 注释: - 学书、学剑:这里指的是学习书法和剑术。 - 廿馀年:二十年。 - 不意:没有想到。 - 疮痍:指创伤或病痛。 - 在位:指在朝廷中任职。 - 当途:指当权的人。 - 隐忧:深藏的忧虑。 - 梁瓯:这里可能是指古代的梁王,即梁孝王。 - 赵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