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赋渔蓑却耐交,故人牵率政徒劳。
十分拂袖归来是,何似当时莫去高。
题钓台
介绍
《题钓台》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钓鱼台上钓鱼的情景。诗的开头两句“江上孤舟渔父乐,世间万事似浮云”,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他看到江上的渔民快乐无忧,认为世间的一切都像是轻飘飘的云,不值得太过计较。
第三句“独坐幽篁久不开,忽闻水上有鸣禽”则描绘了作者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中,静静地思考人生。他突然听到水面上有鸟儿的叫声,引起了他的注意。
第四句“一去碧山千里外,故人何在水连天”则是作者的感慨。他想到那碧绿的山峦已经离得很远了,而那个老朋友也不知身在何处。他不禁感叹人生的短暂,以及朋友之间的分离。
第五、六句“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两茫茫”,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迷茫和无奈。他想问那只孤鸿(一只受伤的鸿雁)要去哪里,但是自己却不知道自身的去处。这种迷茫和无奈让他感到困惑和无助。
最后一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则是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他觉得人生的短暂就像浮云一样,而朋友之间的情谊就像落日一样珍贵。因此,他更加珍惜与朋友们的友谊,同时也更加珍视自己的生活。
相关推荐
注释:我穿着破旧的渔衣回到家乡,却能忍受官场的交游应酬。因为故人牵率而政治上徒劳无功。 译文:我穿着破旧的渔衣回到家乡,却能忍受官场的交游应酬。因为故人牵率而政治上徒劳无功。 赏析:此诗以“题钓台”为题,抒发了作者对官场的不满和厌倦之情。首句“贫赋渔蓑却耐交”,表达了自己穿着破旧的渔衣回到家乡,却能忍受官场的交游应酬,表现出自己的豁达与洒脱。中间两句“故人牵率政徒劳”则直接点明了主题
【注释】姜居渭水:指姜尚。周相:指辅佐武王灭商的周公旦。严隐桐江:指汉初的严光,隐居桐江。二公:指这两位历史人物。名节:名誉和气节,即节操。一丝纶:一根钓丝。比喻微不足道。 【赏析】 此诗前两句是写姜尚和严光两位历史人物的节操、名望与实际生活的巨大反差。姜尚辅佐西周开国皇帝周武王灭商,为后世所景仰;而严光则在汉初隐居不仕,以布衣之身自守其志,不为朝廷所用。然而,这二人都曾受到过朝廷重用
【注释】 钓台:指春秋时期楚庄王的钓台,位于今河南南阳市北,是楚庄王垂钓之所,后人因以“钓台”为钓鱼的地方。先生物:指的是历史遗迹,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和功能,变成了供人参观的对象。洛汭今非汉帝家:洛汭,指的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都城郢(今湖北江陵),当时是楚庄王建都之地,后来被吴国攻破,楚国灭亡。汉帝家,指的是汉朝的皇宫,现在已经不再存在了。过客:路过此处的游客、行人。兴废事
注释: 万古寒潭数曲山,红尘不到白鸥闲。 万古长存的寒潭有几处曲折的小山,人世间的繁华尘土没有染到白鸥(即海鸥)的身上。 先生自是生涯淡,却厌浮云满世间。 我自认为过着平淡的生活,但却厌恶那些浮华的世俗。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写在一幅《钓台图》上的题词。钓台位于浙江桐乡县南郊,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曾在此隐居讲学,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兰亭序》,成为千古书法佳话。诗人借题咏钓台
【题解】 这首诗是诗人在钓台游览时,凭吊光武帝刘秀,怀念子陵的一首七律。 【注释】 题钓台:即《过钓台》,作者自注:“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诏子陵采药于钓台下,今台犹存。”子陵:指西汉末年著名隐士严光。客星:古人认为天上有颗明亮的星星叫客星,据说客星的位置和人的吉凶祸福有关。 【译文】 光武皇帝停止用兵,发布诏书召回严子陵,高高的台阁时常暂时地与烟波浩淼的水天一色。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有无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手法及情感,一般考核诗词中诗句的含义,同时还考核诗歌的情感。重点考核情感的领悟,一般为评价作者的感情态度、思想观点和审美取向。 “谁云孟氏死,吾道久无传”,首句直点题旨
【注释】 题钓台:为李白所作的《古风》五十九首之一。钓台:在今浙江桐庐县西,相传是大禹治水时曾在此钓鱼的地方。 子陵:指西汉末年著名的隐士严光。 避讳:古代帝王及尊长对人名、地名、物名等讳称,不直呼其名。 滩(tān):水中的沙洲或浅滩。 州:指州郡。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中借古人之贤,抒发诗人自己志行高洁、不为世俗所污的怀抱。开头二句写严子陵的高尚品德和隐居的地点
注释: 1. 等闲伸脚动天文 - 比喻人的志向和行动能影响天地,改变乾坤。 2. 须信乾坤系此身 - 相信一个人的命运或行为可以影响整个世界。 3. 天上有星犹是客 - 即使天上有星星,也像是客人一样,没有归属感。 4. 汉庭何事肯为臣 - 汉朝的朝廷怎么愿意接受他为臣? 5. 祇当泉石容真隐 - 只要能够像隐居在山中那样,不被世俗所束缚。 6. 安可文书役故人 - 怎么能用公务来驱使老朋友?
【诗句注释】 1. 当时廊庙去——当年在朝廷中。 2. 此地也成空——这里曾经热闹的地方。 3. 草木多年换 — 多年过去了。 4. 儿孙近代穷 — 儿孙现在都很贫穷。 5. 无言伤末俗 — 没有言语能表达我的哀愁。 6. 久立慕高风 — 我久久地站立在此处,怀念着高尚的风范。 7. 梅福神仙者— 梅福是古代的一个仙人。 【译文】 当年朝廷里,如今却人烟稀少了。多年过去,这里早已荒废了
【题解】: 钓台,在今江苏镇江市西。相传姜太公曾在此处垂钓,后成为隐居之地。 光武,即东汉光武帝刘秀。他早年曾与王莽作战,后来推翻了王莽政权,建立东汉王朝。 【注释】 ①光武:指东汉光武帝刘秀。 ②唐虞:尧、舜的并称,指上古圣王。 ③论材:评论人的才能和品行。 ④恋:留恋。 ⑤中宵:半夜,深夜。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钓台上观海思归而作。首句写光武平定王莽之乱,功高震主,不得不隐姓埋名
【解析】 题干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这是诗歌鉴赏中理解类的题目,解答时需要结合全诗内容来分析。本诗前两句写景。绿竹丛边系客船,钓台千古薄云天。诗人描绘出一幅清新脱俗的画卷:绿竹丛畔,江水悠悠,客船泊于岸边。接着,诗人把目光转向历史深处,勾勒出一幅历史的画卷: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多少英雄豪杰的故事,他们或建功立业,或流芳百世。 后两句写意。区区寇邓功如许,何以高风独凛然。诗人用反问的修辞手法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诗歌的内容高度概括起来,再根据题干中“赏析”一词来思考。 题干要求赏析的是“青山自在白云闲”,这句诗的关键字有:青山、白云和闲。青山是自然物,白云是自然物,闲是诗人的感受。从字面上理解,就是青山在自由自在地欣赏白云。而实际上,这里的青山和白云都是诗人自我形象的写照,青山象征刚正,白云象征高洁。所以这句诗的意思是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子陵台下山层层,奇峰壮气横云生。 - “子陵”指的是东汉末年的隐士严子陵,他因不满朝廷而隐居江边,这里用“台”指代钓鱼台。“奇峰壮气横云生”形容山势峻峭壮丽,仿佛有一股雄壮之气冲破云霄。 2. 处士溪边水泚泚,碧波明月涵天清。 - “处士”指的是不仕的贤人,这里泛指那些隐居的人。“溪水清澈见底”描绘了溪水的澄澈,而“碧波明月涵天清”则通过明月的光辉映射出水面的清澈
【释义】:这首诗是元朝诗人刘基(字伯温)的作品,他因直言进谏而得罪权臣胡惟庸,被诬陷谋反,后在友人的劝说下,才被流放茂州。此诗是刘基对朋友劝解他的一首答谢诗。 其一,“汉包六合网英豪”,意思是说汉朝的版图包括了整个天下,像天地一样包容着所有的英雄豪杰; 其二,“一个冥鸿惜羽毛”,这句话出自《庄子·逍遥游》,说的是一只大鸟,它飞得非常高,但只带着一根翅膀,所以它总是要掉下来
注释: 1. 遐想先生后世名,常如山水四时青:想象先生在后世的名声,就像山中的流水四季常新。 2. 因知功业成何事,归美惟消犯帝星:因此知道成就功名有什么用处,只是让帝星避开罢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功业成就的赞美和对其影响的关注。 首先看第一句,“遐想先生后世名,常如山水四时青”。这里作者想象先生在后世的名声,就像山中的流水四季常新一样
注释: 题钓台:题写在钓台下的诗句。会心,意会。林木已成欢,指林木已长成,可以供人游赏。登览还知天地宽,登高远眺,能感觉到天地之宽广。莫讶,不要惊讶。真赝,真假。一潭秋月照人寒,一池秋天的月亮照耀着人,给人带来寒冷之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钓台题写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首句“会心林木已成欢”,诗人在看到已经长成的林木时,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欣慰
注释 渭水:指秦代的渭河,今陕西一带。 钓台:古迹,在江苏省南京市西南,相传为春秋时楚相范蠡垂钓之处。 桐江:指浙江省桐庐县桐川,桐庐县因桐水得名,桐川又名桐江。汉风:汉代风俗。 蚤知:早已知道。贤达:有才能的人。 赏析 此诗首句说诗人早就知道贤才与庸人穷通之理;次句说诗人早就知道汉家风骨;三、四句说诗人早就知道渔竿只可钓名不可钓利的道理。这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怀诗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和与隐者交往的感慨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诗句解释: 1. 遐想当年隐富春,生涯只寄一丝纶:回想当年隐居于富春山的时候,一生的志向只寄托在一根丝线上。 2. 幸逢白水为真主,肯向青山访故人:幸运的是遇到清水作为真正的主人,愿意去青山拜访老朋友。 3. 试问勒功依日月,何如占象动星辰:试问那些能够记录功绩的史书是否依靠日月来记载
这首诗的标题是《题钓台》,作者不详。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焚坑祸作逃园绮,明哲保身宁饿死。(焚指的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园绮指张良,宁饿死表示宁愿饿死也不参与这种暴政。) 2. 溺冠嫚骂又一春,织畚鼓刀恬不耻。(溺冠指的是溺于富贵名利,嫚骂指的是辱骂他人。这里描绘了人们对于名利的追求到了无视道德的地步。) 3. 子房托疾封留归,齐鲁大臣那可知。(子房指的是张良,托疾表示生病
注释: 蝉冠未必似羊裘,出处当时已熟筹。 但得诸公依日月,不妨老子卧林丘。 英雄陈迹千年在,香火空山万木秋。 自笑黄尘吹鬓客,爱来祠下系孤舟。 翻译: 蝉的帽子未必就像羊皮大衣一样,我选择出仕或隐居早已有了打算。 只要能有诸位君子支持我(辅佐我),我就不怕老之将至。 英雄事迹流传千年依旧,香炉峰上的古庙香烟袅袅升起。 我自嘲头发已被尘埃吹白了,还是愿意来到这里停泊我的小船。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题钓台”,然后依据对诗歌的理解逐句进行解释,最后写出自己的赏析。 题中第一句“昔日狂奴向此来”是全诗的首句。这一句的意思是:当年那个狂傲的汉子曾到这里来过。狂奴即狂士,这里指李白。“向此来”表明李白曾经到过这里,但未必是游历此地,也可能是被贬谪而来。
注释: 子陵:指东汉的严光,字子陵。汉光武帝刘秀曾梦见他,并召他到京城任职。 才业高千古:指严光的才学和品德在历史上无与伦比。 当使君王入梦思:意思是说,严光这样的人才应该受到重用,让他进入朝廷,成为皇帝的梦中所思。 汉祖规模只如此:这里的“汉祖”指的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刘邦曾经梦见吕尚(即姜太公)辅佐自己,但后来没有实现。这里用“此”来指代刘邦未能实现的梦想。 惜哉尧舜不同时:意思是说
【注释】 地盘:指钓鱼台。一股出,指山形如笔筒状突起的“地盘”。山擘两厓开:意思是山崖如同被斧砍劈裂一样分开。鼓枻(yì):摇着船桨。随渔父:跟着打鱼人。乾坤:天地,指宇宙。钓台:指钓鱼台,即今浙江省绍兴市南有一座小山,山上建有一座古庙,名为钓台。 【赏析】 这是一首题壁诗。首句“地盘一股出”,是说钓鱼台从山中突兀而起,就像一条横卧在地面上的线股。第二句“山擘两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