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国心如奔马,勤王笔有奇兵。
一旦立诛祸乱,千载坐视太平。
述怀二首
相关推荐
注释:我忧虑国家的心,就像奔马一样急切;我用写作来勤王报国,就像有奇兵一样。如果我能一举消灭祸乱,千载之后也能看着太平盛世。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表达自己渴望为国效力,忧国家之忧,思天下大义的志向。诗人以强烈的情感和饱满的热情抒发了其忧国爱民之情,表达了他为国家、为民族的前途命运而担忧、焦虑的心情。诗中“忧国心如奔马”一句,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内心急迫而焦灼的情感;“勤王笔有奇兵”一句
释义: 黄屋高耸,四方豪杰云集。 一句话的失误,足以改变天意,一次会面就能决定成败! 注释: 述怀二首——诗人自题诗作。述怀,抒发情怀。黄屋,指帝王的车驾,古代帝王车驾前部装饰有黄色的车盖和帷幔等物。肇新巍巍,开始建立伟大功业。四方,指天下。豪杰,英雄好汉。片言,指一句话。天,天命或天意。决,断定、决定。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不满和担忧。他认为朝廷中的一些官员只是表面功夫做得好
【注释】 “少也不谐俗,老去益美闲”:年少的时候不合世俗,年老之后更加喜欢闲适。 “百草生已绿,春雨满南山”:百草都已发青,春雨滋润了南山。 “朝朝荷锄去,既夕驱牛还”:天天扛着锄头去劳作,晚上又赶着牛回家。 “生长茆檐下,贫贱甚独安”:在茅屋的屋檐下成长,虽然贫穷但非常安心。 “但愿桑麻长,优游足岁年”:只希望桑树和麻长得茂盛,可以悠闲地度过一年。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归隐之志的作品
【注释】 述怀二首:指诗人在秋日的傍晚,面对秋树和秋天景色所抒发的感情。坐倦秋树根,摄衣步前丘。 坐倦:坐下疲倦了。秋天的树叶落光了,树木的枝干裸露出来,显得特别苍老、凄凉,使人感到厌倦。秋树根:秋树的根基。秋天树叶落尽,树干暴露无遗,给人以苍凉之感。 摄衣:穿好衣服。 步前丘:步行到前面的山丘上。 横河澹如练:横亘于天空的银河,像一条洁白的绢带。横河:银河横贯天际,如白练般横悬。澹:淡薄。
箕颍久沦没,矫矫谁能群。 注释:箕山、颖水都是古代传说中的隐士隐居之地,这里借指高洁的品格。矫矫,挺拔的样子。谁能群,意即谁能和这些隐士相比? 忆昔让王者,高风殊可闻。 注释:我怀念过去那个能辞官让位给贤人的时代,那个时代的风范真是令人钦佩。高风,这里指的是高尚的品德。 我怀在寥廓,思勒沧浪勋。 注释:我的心志在广阔的宇宙之中,想要铭刻这壮丽的功勋。思勒,意为铭记或铭记。沧浪,指广阔的江河湖海。
【注释】 皇皇:形容匆忙,慌张。 都:京城长安。 金张第:汉代名门望族的府第,此处指权贵之家。 车马竞奔趋:争先恐后地赶路。 穷达:指显达与隐退,泛指仕途升迁或降职罢官。 片议:片面之谈。 绮丽:华丽。 逸民:指不慕荣利而隐居山林的人。 蓬门:简陋的草屋。 卧幽閟:在简陋的茅屋中安息。 【译文】 皇皇奔波于长安城,显赫的家族有豪华的大宅。 车马争相奔走追逐,荣华富贵全凭一句话。
【注释】 尺寸:比喻地位,指官位。补县官:补任小官。炯炯:明亮的样子。羯胡:指羯族胡人。爱死:爱惜生命。亚父:张良的字,这里泛指忠臣。玉斗:美玉制成的杯子。虞人:掌管山泽草木的人,这里借指隐士,也指隐居不仕的人。皮冠:用鹿皮或貂皮制成的帽子。摧颓(tuī tuí):衰落、毁坏。 【赏析】 首句“尺寸虽无补县官,此心炯炯实如丹”。说诗人虽然官运亨通,但内心却十分空虚。“尺寸”,是说官职
陆游《述怀二首》的诗句释义如下: 1. 谤誉纷纷笑杀侬,此身本自等虚空。 - 诗句释义:面对毁誉纷纷,我如同被嘲笑一般,但我的身心如虚空般超然不染。 - 注释:诽谤和赞誉纷至沓来,我就像被嘲笑的对象一样,但我的心志却像空无一物那样超然。 2. 大鹏境界纤尘里,旷劫年光掣电中。 - 诗句释义:虽然身处尘世之中,但我有着大鹏展翅高飞的境界,时间在瞬间消逝仿佛电光。 - 注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此诗的首两句是写寇贼入侵,作者家被占领已经两天了,夜里到处点起了火炬,像繁星一样。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第三句是写寇贼已到三十里外,家中的消息一点也听不到。第四、五两句是说,现在干戈满地,战火连天,雨雪交加,妖氛漫天,令人生怖。第六句“兀坐”是“孤零零地坐着”,意谓自己孤立无援地坐在这里。“同槁木”,语出《庄子·齐物论》
注释: 1. 风雪炉存半死灰:风雪中炉火已熄,只剩下半死的灰烬。 2. 每听人语辄惊猜:每次听到别人的话语都感到惊讶和疑惑。 3. 眼穿屡揖亲知问:眼睛看穿了却多次向亲友询问(自己的病情)。 4. 愁极忽传儿子来:忧愁到了极点却突然传来儿子的消息。 5. 足茧荒墟烟惨澹:脚上的茧子已经磨得粗糙,在荒野中行走时烟雾弥漫,显得凄凉。 6. 魂飞间道石崔嵬:灵魂如同飞鸟一般穿梭在险峻的山路之间。 7.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述怀二首》。以下是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1. 古道直如矢,古心能断金。(注释:古代的道路像箭一样笔直,古人的心能像金属一样坚强。) 2. 今人思古人,寥落谁知音。(注释:现代人怀念古人,谁能体会他们的心声?) 3. 旭日临前除,暄风散幽襟。(注释: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庭院,温暖的风吹散了内心的忧郁。) 4. 相彼好鸟鸣,择阴嘉树林。(注释:那美妙的歌声从树林中传出来
【注】 葺:修补。织:编织。青霓:青色的虹。珰(dàng):耳坠,这里指耳环。揽:持。北斗柄:北斗星。函:封进。焉得:如何得到。长:长远。启:开启。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游仙之作的基础上,抒写对现实不满和向往自由的思想感情,反映了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彷徨苦闷。全诗可分为两部分:前八句为第一部分,以“述怀”开头;后十句为第二部分,以抒发理想、渴望自由为主题。 首联“葺荷不用织,采莲尚可食”是说
【注释】: 1. 王室方板荡,万里飒飘风:王室衰败,天下大乱,像风一样飘动。 2. 南纪亦滔滔,岛屿有群雄:南方的政权也像江水一样汹涌澎湃,各地都有强大的势力。 3. 群雄苦不成,岁月坐冰融:群雄们苦苦挣扎,但岁月却像冰雪一样消融。 4. 五侯并九伯,化为蒿与蓬:五个侯爵和九个伯爵一起,他们的权力就像蒿草和蓬草一样被践踏。 5. 楼船出闽越,军声正及锋:在福建沿海的楼船上出发
弱龄尚遐异,辟榖慕青鸾; 骨肉相惊涕,时复劝加餐。 译文:年轻时就对仙界的生活产生向往,希望像青鸾一样长生不老;看到家人因为我的病而悲伤,时常劝我好好吃饭。 注释:弱龄——指年轻时。尚——仍。遐异——指仙界的生活。辟榖——指不吃五谷杂粮,追求长寿的方法。慕青鸾——想成为仙女。 骨肉相惊涕,时复劝加餐。 译文:看到家人因为我的病而悲伤,时常劝我好好吃饭。骨肉——家人。相惊涕——因我的病而悲伤落泪。
诗句注释: 1. “衰年无思独栖栖” - 描述了诗人在晚年感到孤独和思考的状态。 2. “月旦何劳更品题” - “月旦”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月亮的阴晴圆缺,诗人表示不需要再对月亮的好坏进行评价或讨论。 3. “自古冥飞知避弋” - 描述鸟类(可能是鹰)知道如何避开人类的弓箭,强调自然生物的智慧和适应性。 4. “从来世事笑吹齑” - “吹齑”通常指用刀切细碎的食物,这里用来比喻世事复杂多变
【注释】 1. 述怀二首:指《酬崔侍御过象县见寄》诗中的两首。 2. 平生:指作者一生的经历。 3. 百感复千忧:指作者一生所经历的许多事情和感受。 4. 老景如登海上舟:比喻自己的晚年生活就像在海上航行一样艰难。 5. 毒雾不知何处尽,飓风空说有时休:形容自己面对困境时的迷茫和无助。 6. 艰难徐市仍求药,错愕任公畏下钩:表示自己在困难面前仍然坚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