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堂上俨光仪,多感龙头缔会奇。
道派至清清献授,心源虚白白沙知。
缒城伟绩千年重,食邑殊恩异代思。
故里云仍能世讲,至今淑艾有馀私。
谒李忠简公祠
介绍
。
《谒李忠简公祠》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
谒庙瞻灵拜圣贤,清泉石上碧潺湲。
烟霞万壑生春梦,风雨千秋入古篇。
风度高寒皆自得,文章光焰独无边。
我来一吊忠公墓,不觉身随天地远。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前往李忠简公祠的场景和感受。首联“谒庙瞻灵拜圣贤”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颔联描绘了石上流水潺湲、烟霞万壑春梦的情景;颈联赞颂李忠简公高尚风度与高远志向,尾联则抒发诗人吊唁忠公墓地时的感受。整首诗以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为背景,展现了对先贤的崇敬之情以及个人的情感体验。
相关推荐
【诗句释义】 谒李忠简公祠:拜谒李忠简公的祠堂。 向阳堂上俨光仪:在向阳堂上庄重地摆放着李忠简公的画像,仿佛是一道光芒照耀着整个祠堂。 多感龙头缔会奇:我深感李忠简公与我的缘分和机遇之奇特。 道派至清清献授:李忠简公的道德风范如同清澈的水流,让人受益匪浅。 心源虚白白沙知:我的心性如同白沙般纯净,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 缒城伟绩千年重:李忠简公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拯救了城市的生命
这首诗是作者在谒李忠简公祠时所作,全诗共四句。每句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象征意义。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人物文溪奕世雄 - 这句描述的是李忠简公的家族世代显赫,文采斐然。"文溪"可能指的是李氏家族的起源或者与文学有关的地方或家族。"奕世雄"则形容李氏家族历代都有杰出的人物。 读书台倚大江中 - 这句诗描绘了李忠简公读书台的地理位置,它背靠着长江,景色壮观而宜人。"读书台"可能是一座古老的建筑
谒李忠简公祠 前哲高风播海浔,祠堂瞻拜惬遐心。 东南秀气干星象,文武才名振古今。 万顷春潮回砥柱,九重时祀到诃林。 文溪千载清流在,不共珠江较浅深。 注释: 1. 前哲高风播海浔:指的是前人留下的崇高品质和风范如同波涛一样传播到了海浔这个地方。 2. 祠堂瞻拜惬遐心:在祠堂里瞻仰祖先,心中感到十分满足和愉悦。 3. 东南秀气干星象:形容东南地区的景色优美,如星辰般璀璨。 4. 文武才名振古今
谒李忠简公祠 宝刹沧浪里,波光瞰海门。 宋臣遗像肃,山斗望高存。 抗疏权奸日,雄文岭表传。 凭栏瞻仰后,返照落前村。 注释:在沧浪深处的宝刹中,波光照耀着海门。这里供奉着南宋名将李忠简的遗像,他的形象庄严肃穆,永远让人敬畏。他曾上疏抨击权贵,声名远播;他的诗词作品也流传千古,成为后世学习的楷模。站在这古老的祠堂前,我不禁想起那些为国家、为百姓付出巨大努力和牺牲的人们
谒李忠简公祠 曾闻灯火寄丹邱,庙食珠江砥柱流。 宇宙独存清节在,如来长护玉香浮。 半空台岛开初地,万祀簪裳忆壮猷。 欲荐藻蘋沧海隔,西风吹送一轻舟。 注释: 1. 曾闻灯火寄丹邱:指曾在梦中梦见过李忠简公的灵堂,灯烛闪烁,如同仙境一般。 2. 庙食珠江砥柱流:指李忠简公的祠堂位于珠江之畔,如同砥柱般坚固地立于江中。 3. 宇宙独存清节在:意为李忠简公一生清廉,其高尚节操在世间独树一帜。 4.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江上蕊珠宫,前修曾卜筑。 江上蕊珠宫,意味着在江边建有供奉神仙的庙宇——蕊珠宫。前修曾卜筑,说明这个庙宇是以前的人建立的,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2. 重瞻祠像新,间气钟南服。 重瞻祠像新,表示现在又重新看到了这座庙宇中的雕像,给人一种新鲜感。间气钟南服,暗示着这个地区位于南方,气候适宜,适合种植这些花卉。 3. 鼎甲早致身,正言清辇谷。 鼎甲早致身
谒李忠简公祠 明珠江上吐骊龙,一点光凝学士容。 四面波涛涵世泽,千年灯火伴僧钟。 孤标兀峙流中砥,正气长浮槛外峰。 景物不殊人已远,幸从萧寺挹遗踪。 注释: 明珠:形容李忠简的官邸如同明珠般美丽,光彩夺目。江上:指李忠简的府邸所在地,位于长江之上。吐骊(lí)龙:比喻李忠简的府邸如同吐露的骊龙一样雄伟壮丽。一点光:形容李忠简本人如同一点光辉,照亮了周围的学士们。学士容:指学士们的容貌。四
谒李忠简公祠 沧溟回合断尘红,祠宇岧峣出镜中。 异代至今还俎豆,徽声终古薄云空。 抗章独正岩廊色,讨乱谁如社稷功。 一自科名夸宋室,顿令五岭日增崇。 注释:在浩瀚的海洋上,云雾缭绕如同断裂的红色尘埃;祠堂建筑高耸入云,仿佛出现在明亮的镜子中。虽然时代已远,但忠简公的事迹仍被人们纪念与赞颂,他的名字和声誉流传至今。在朝廷中,他以正直的品格和坚定的态度面对挑战;他为宋朝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注释】 谒:拜。李忠简公:李纲,字伯纪,号庐陵居士,北宋大臣、诗人,谥“忠定”。 名贤祠:指李纲的祠堂,位于福建福州。 尸祝: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奕世:子孙满堂。 抗疏:直言进谏。 御榻:皇帝的床榻。 遗编:遗留下来的著作。流风:流传下来的美德。 丽藻:美丽的词藻。 重镌:再次雕刻。 旭日:早晨的太阳。端笏:官员上朝时拿着的手板。 【赏析】 这是一首怀念李纲的七言律诗。全诗以赞颂为主
岭表沧桑不计年,珠江风景故依然。 孤忠节气知能几,一代文章孰敢先。 御榻抗言如尚在,梅花诗句至今传。 惭余后学抠衣日,想像高标海国前。 注释: - 岭表沧桑不计年: 岭表指的是岭南地区,沧桑表示时间的变迁,不计年表示不在乎时间的流逝。 - 珠江风景故依然: 指珠江的风光景色与昔日一样美丽。 - 孤忠节气知能几: 形容忠诚和节气只有少数人能做到。 - 一代文章孰敢先: 指在文学成就上
谒李忠简公祠 扁舟遥泛宝珠圆,柱砥中流别有天。 万顷琉璃涵日月,千秋祠宇肃忠贤。 先朝正气孤风凛,昭代崇恩奕世绵。 赊望地围东去尽,日随征雁破苍烟。 注释: 扁舟:小舟。宝珠:珍珠,这里指代江水。 柱砥:石柱。中流:江中心。 别有天:另有一番境界。 万顷:形容广阔广大无边无际。 琉璃:玻璃、水晶等。这里指代江水。 千秋:长久的岁月。 肃忠贤:肃然起敬,对忠臣贤人表示崇敬。 先朝:指前代。 正气
谒李忠简公祠 垂绅端笏伟人哉,瞻拜人依钓艇来。 千仞羽仪翔百粤,万年英气烛三台。 酣听榜枻歌渔父,醒续离骚劣楚才。 阅世瞰流心百折,沧桑何处不堪哀。 注释: 垂绅端笏:指官员的服饰。绅,古代腰带;笏,手板。 钓艇:指用鱼网做成的渔船。 羽仪:这里指文官的仪仗。 三台:指星名,即“天市”、“天津”、“天街”。 酣听:尽情地倾听。 榜枻(bǎn ěr):船桨。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作《骚》。
这首诗的原文是: 谒李忠简公祠 文溪祠下水如天,四面波光照几筵。 屹立中流成砥柱,遗风千载肃官联。 萍蘩不尽英贤泪,献纳犹存琬琰编。 出处如公谁得似,莫邪干将事空传。 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谒李忠简公祠 谒见李忠简公的祠堂。 文溪祠:指李忠简公的家祠,位于文溪之畔。 水如天:形容水流湍急,如同天空一般。 四面波光:指祠堂周围水面上反射出来的波光。 照几筵:照亮祭祀用的几案。 屹立中流
谒李忠简公祠 一珠浮海滨,双柏拂苍旻。 忠简前朝谥,春秋今代禋。 读书惊泽国,谕贼救斯民。 万古芳声在,应同宇宙春。 注释: 谒:拜见。李忠简公:指北宋名臣李纲。李纲因反对金兵入侵和钦宗被俘,主张抗金而被投降派所杀。李纲的祠堂在杭州钱塘县。 一珠:指李纲的一颗心。浮:漂浮。海滨:指浙江杭州。 双柏:指李纲墓前的两棵柏树。拂:抚摸。苍旻:天空。 忠简:指李纲死后追赠的“忠宣侯”,又称李忠简。谥
谒李忠简公祠 一代龙起海东,顿令千载仰高风。 只今南宋遗编在,犹述当年补衮功。 白简绣裳明旭日,雁声秋色满晴空。 亦知地胜因人杰,同矹江流砥柱中。 注释: 谒李忠简公祠:到李忠简公的祠堂参拜。 代:这里指宋代,宋朝。 龙起海东:李忠简公原籍山东莱州,后来移居海东(今山东蓬莱),所以用“龙起”形容他崛起于东海之地。 顿令:立即使得。 高风:高尚的风范或品德。 南宋:指宋高宗赵构,南宋的开国皇帝。
谒李忠简公祠 片石崚嶒一鉴中,古祠犹为昔贤封。 人间白鹤何年到,海上青骡有路通。 修禊荐蘋仍越俗,登坛挥翰已齐风。 韦玄世业丹霄近,翘望关门气郁葱。 注释: 谒李忠简公祠:到李忠简公的祠堂祭拜。 片石崚嶒(léng cēn)一鉴中:形容山石陡峭,如同一面镜子般在清澈的水中显得格外鲜明。 古祠犹为昔贤封:古时的祠堂仍然被当作是过去的圣贤居住的地方。 人间白鹤何年到:人世间的白鹤从哪里飞来
谒李忠简公祠 高台晴倚玉芙蓉,灏气遥连海上峰。 名第先朝留翰墨,芳传昭代见仪容。 重溟日丽文长在,断壁云深藓自封。 千载衣冠还此地,满天波影吼鱼龙。 注释: 1. 高台晴倚玉芙蓉:形容公祠建筑的高大和美丽,如同高耸入云的山峰上的玉芙蓉。 2. 灏气遥连海上峰:形容公祠所在的环境气势宏大,与遥远的海上山峰相连。 3. 名第先朝留翰墨:指李忠简公在朝廷中的地位崇高,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字记录。 4
【注释】 谒李忠简公祠:拜访李忠简公的祠堂。 画栋接花宫:用彩绘的雕梁画栋装饰着华丽的殿堂,这里指李忠简公的祠堂。 名贤想像中:想象中的名人贤才。 瞻令德:仰慕他的德行。 异代:不同时代的人们。 古木捎檐碧:古树垂枝,掩映着屋檐,呈现一片碧绿。 沧波浴日红:在苍茫的水波中沐浴着红日。 衣冠:指衣冠礼法之士、官员。 蘋藻荐何穷:以蘋和藻作成祭品,献上无穷无尽。 赏析:
【注释】 谒:参观。忠简:对人谦称自己的姓名,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公祠:供奉已死的官员的祠堂。 【译文】 有宋遭中叶,南溟起哲人。 生平多节概,在位以经纶。 事业光编简,仪刑肃缙绅。 千秋一祠宇,遗像俨江滨。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参观李忠简公祠时的观感之作。诗中赞颂了李忠简公生前为官时的业绩和死后被祀为神的崇高地位。 “有宋遭中叶,南溟起哲人”,首句点出了李忠简公生活在宋朝的中晚期
这首诗是诗人拜访李忠简公祠时所作,通过对李忠简公祠的描绘来表达对其敬仰之情。 第一句“云根古寺立中流”,意思是说李忠简公祠坐落在云雾缭绕的山根之上,屹立于江流之中。这里的“云根”指的是云雾缭绕的山根,象征着高洁和神秘。而“古寺立中流”则形容李忠简公祠古朴庄严,矗立在江水中。 第二句“曾是名贤旧此游”,意味着过去许多名贤曾在这里游览、聚会,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谒李忠简公祠 长江千顷一珠浮,祇树昙花墅色幽。 初地半分词客座,春涛双绕谪仙楼。 鳌擎砥柱云霄出,鲲化重溟日月悠。 北斗泰山时入望,潮回犹未解兰舟。 注释:长江的广阔无边如同一颗巨大的珍珠漂浮在水面上,祗树昙花别墅的景色显得格外幽静。在这里我仿佛是半个词人的座位,春天的江涛双绕着谪仙楼。巨鳌撑天,砥柱中流,云霄高耸,鲲鹏化作重渊和日月悠长。北斗和泰山常常出现在我的眼前,但潮水涌动的时候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的杨士奇,他是明朝开国元勋、内阁首辅杨廷和之子。他曾任东阁大学士,死后追封为武清侯,谥号文贞。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烟帐遗踪此地留,先生丰望重南州。 注释: - "烟帐遗踪":形容遗迹如同烟雾般消散,留下的痕迹难以追寻。 - "此":代指李忠简公祠。 - "丰望重南州":意味着李忠简公在南方地区享有极高的声望。 菊坡门下传心印,淳祐朝中展壮猷。 注释: -
【解析】 此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前两句写李纲遗像背禅堂,具见丹心向阳;第三、四句写四周洪涛涵正气,一庭明月自清光;后两句写生膺男爵无馀禄,殁著贤声有抗章;末两句写血食万年香火地,绳家名世代成行。 【答案】 (1)龙图阁侍制李忠简公祠(2)指李纲遗像。龙图阁侍制,即龙图阁学士,宋代官名。 (3)背:面向。禅堂:僧道修行的场所。 (4)具见丹心向阳:李纲为北宋宰相,力主抗金,被贬至岭南
这首诗是作者拜访李忠简公祠时的即兴之作。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 万顷沧波上下浮,天开奇胜即丹丘(注释:“沧波”指沧海,“天开”意为自然形成) - “万顷沧波上下浮”描绘出大海的辽阔景象,海波涌动,无边无际。 - “天开奇胜即丹丘”意指这片海域因其奇特壮观而被誉为丹丘之地。 - 三朝俎豆威仪在,异代勋名竹帛收(注释:“俎豆”指祭祀时摆放的器物,这里引申为荣誉的象征。“竹帛”泛指文献记录
【注释】 庙貌森严:庙宇庄严,仪容肃穆。俎豆新:祭品摆放得井井有条。南人:指南宋的遗民。孤忠独抗:独自坚持正义。云霄志:高远宏大之志。社稷身:国家的重任。麟阁:汉代麒麟阁,汉光武帝刘秀为表彰功臣曾画二十八将于阁上,后泛指显荣之地。龙门:指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勃的故乡。一代:一时代。白蘋:白苹,水生植物的一种,古人常用来比喻隐者。【赏析】 此诗是作者对南宋名臣李纲的怀念之作。诗人追忆李纲的生平业绩
谒李忠简公祠 珠宫屹立涌江心,宋相祠前古木阴。 异代文章归国史,千年香火接禅林。 清香尚带寒梅色,久远犹传玉翰音。 独步海天遥纵目,依然间气郁森森。 注释: 1. 珠宫屹立涌江心:比喻李忠简公祠如同珍珠般屹立在江心一般,形象地描绘了祠堂的宏伟和庄重。 2. 宋相祠前古木阴:形容宋相祠前的树木茂盛,为祠堂增添了一份古意和幽静的氛围。 3. 异代文章归国史:指李忠简公的文采和成就被后人记载入史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谒李忠简公祠》。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谒李忠简公祠 宋家遗直庙临沧,异代人来奠桂浆。 杖履旧随江祖石,几筵犹在郑公乡。 琐窗岛雾沾书带,画阁汀云护笏囊。 惆怅梅花清似玉,海门东下引扶桑。 注释: 1. 宋家遗直庙临沧:指李忠简公的祠堂靠近沧洲(地名,位于今江苏省苏州市),是宋朝遗留下来的正直之庙。 2. 异代人来奠桂浆:指不同朝代的人来到这里祭奠李忠简公。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慎中的《谒李忠简公祠》,下面是逐句的注释和赏析: 1. 东南间气属名贤,岳降生申岂偶然。 注释:东南地区(指中国)的政治气候中涌现出众多杰出的人才,李忠简公(李纲)的降生难道只是偶然的吗?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对李忠简公出生地及其成就的肯定和赞美。"东南间气"意味着在政治环境中,东南地区特别适宜英才辈出。 2. 抗疏精忠霜雪肃,匡时勋烈日星悬。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