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减惟应鹊镜知。压肩浓绿鬓鬟欹。病容扶起淡黄时。
碧院无人春寂寂,画楼有燕雨丝丝。药烟影里过相思。
浣溪沙 · 三十八首
介绍
《浣溪沙·三十八首》是清朝王时翔的作品,收录在多个古诗词平台上。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 作者:王时翔,字皋谟,一字抱翼,号小山。
- 作品原文:《浣溪沙·其三十八》。
- 作品特点:王时翔的作品通常以词见长,其作品风格清新、意境优美。
王时翔的《浣溪沙·三十八首》是清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展示了清代诗词的独特魅力。对于喜欢古代诗词的朋友来说,深入研究和欣赏这些作品,无疑能更好地理解和领略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
消减惟应鹊镜知。压肩浓绿鬓鬟欹。病容扶起淡黄时。 碧院无人春寂寂,画楼有燕雨丝丝。药烟影里过相思。 诗句解析: 1. “消减惟应鹊镜知”:这句话通过使用“鹊镜”这一意象,象征着爱情的甜蜜和美好,同时也暗示了爱情中的短暂与变迁。而“消减”则表达了爱情的消退或减少,可能指代着离别或分离。 2. “压肩浓绿鬓鬟欹”:这里的“压肩”形容头发的丰盈和美丽,而“浓绿”则描绘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
小蕊猩红启瓠犀。绿阴门巷有莺啼。半障罗扇眼波低。 影似风前荷泻露,情如雨后絮黏泥。恹恹斜日度花西。 注释: 小蕊(xiao ruǐ):小花朵 猩红(xiāng hóng):鲜红色 启(qǐ):打开 瓠犀(hù xī):瓠瓜的果实,比喻珍珠 绿阴(lǜ yīn):绿色的树荫 莺啼(yīng tí):黄鹂或山雀的叫声 半障(bàn zhàng):遮挡一半 罗扇(luó shàn)
晓起贪凉梦未圆。轻车细马各争前。满塍禾黍淡香传。 斜月犹明初魄夜,远山已瘦乍秋天。一襟离思散疏烟。 注释:清晨起床后想要享受凉爽,但美梦未能实现,各自争相向前赶路。田间的禾黍散发出淡淡的香气。斜月还明亮着,如同月亮初升时的样子,夜晚的天空。远处的山峰已经变得消瘦,仿佛是突然进入了秋天。心中充满了离别的思念,像烟雾一样散开。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描写农村田园生活的词作。上阕首句“晓起贪凉梦未圆”
【注释】 初旭:早晨。铜钲:铜锣。挂影圆:挂在树上。柳庄前:指垂杨柳的庄前。卯酒:古代用十二个时辰计时的方法,每个时辰叫一个“卯”,共十二个“卯”。邮亭:传递文书和书信的小站亭。清露凝珠芳草陌:清晨的露水像珍珠一样凝聚在小路上。碧云铺绉嫩晴天:天空中碧蓝的色彩如同丝帛一样铺展着,晴朗的天空如刚织成的丝帛一般柔美。人家茅屋未炊烟:农家茅屋没有升起炊烟。 【赏析】 《浣溪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词作
《浣溪沙·三十八首》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以“三十八首”为题,实为咏史抒怀之作,借古讽今,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看法和评价。 注释: 1. 老未成名岁月空:意指年轻时没有成名,岁月已经流逝,但仍然空自叹息。 2. 依刘赖与素心同:表示依靠刘表(即刘表)的庇护,与刘备、诸葛亮一样拥有一颗真诚的心。 3. 高谈清啸意何穷:意指高谈阔论、长啸不已,表现出一种志向远大、胸怀宽广的气势。 4.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的《浣溪沙·三十八首》。下面逐句进行释义: 1. 感叹驱车古道旁。周都汉室已沦亡。千年一闪堕残阳。 - “感叹”表明了作者对某种情况或事件的感受和反应。 - “驱车古道旁”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官道,或者是作者在古代道路上行驶时的情景。 - “周都汉室”指的是古代的周朝或汉朝,这是古代中国的一个朝代。 - “已沦亡”意味着这个朝代已经灭亡,不再存在。 -
诗句原文如下: 客里愁深与病兼。成皋晓发渡巉岩。北来九月气先严。 初日翳沙如月淡,薄霜侵面似刀铦。篮舆空护一重帘。 接下来是对上述诗句的翻译,注释,赏析。 译文 在客居之地,忧愁深沉,身体也日渐衰弱。清晨在成皋出发,渡过险峻的山岩。北来的九月天气已经变得严峻。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沙漠,仿佛一轮月亮被轻纱遮挡;寒冷的露水侵蚀肌肤,就像锐利的刀片一样刺痛。我独自一人乘坐篮车
彩扇轻遮画烛红。卷帘微步玉丁东。 眼波低剪篆丝风。 梅额有香人澹澹,梨云无梦月胧胧。 暗惊雕刻费春工。 注释: 彩扇 - 红色的扇子(通常在古代用来装饰或象征身份地位) 轻遮 - 轻轻遮挡 画烛红 - 红色的蜡烛 卷帘微步 - 卷起帘子轻轻地走过 玉丁东 - 形容女子步履轻盈,宛如玉石制成的鞋底一样 眼波 - 眼睛的流盼 低剪 - 轻轻地剪裁、整理 篆丝风 - 如篆刻般精致的线条和风韵 梅额
半是含娇半是佣。宝钗欲堕翠鬟松,这几句词描绘了一位女子温柔而又略带娇憨的神态,她既保持着优雅的姿态,又透露出一种不经意的慵懒和随性。 “锦窝情态为谁浓”,通过锦窝的形象,传达了一种情感的深度与复杂性,暗示着这份情感的浓烈与不易被察觉。 接下来是诗句的后一部分: 春浅花新招蛱蝶,夜寒香烬绣芙蓉。 ——春意盎然,花朵盛开,蝴蝶翩翩起舞;夜深人静,香气袅袅,芙蓉花静静绽放
诗句:觅藕寻莲好涉江。明星虽烂有惊庞。炉烟消尽拨银釭。 译文:寻觅藕和莲花,我好想渡过江去。明星虽然闪烁,却使我心惊胆战。炉火的烟已经熄灭了,我拨开银灯的光亮。 赏析:这首《浣溪沙·三十八首》是清代诗人王时翔的作品。全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夜晚寻找荷花的场景,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
小阁上摆放着芬芳的兰花,为美人供一枝。黄昏时分,点燃蜡烛欣赏她的幽雅姿态。素屏下的影子在移动中显现。 巫峡中不要被当成楚国梦,湘皋只有借来入骚辞。国香长系美人思。 注释: ①小阁:指小巧精致的亭台楼阁。 ②芳兰:这里指兰花。 ③幽姿:指幽雅的神态。 ④素屏:白色屏风。 ⑤纤影:纤弱的倩影。 ⑥湘皋:即潇水之畔。 ⑦楚梦:指楚地的美梦。 ⑧湘皋惟借入骚辞
诗句:秀色由来可疗饥。忘餐相对复相依。无端杜宇唤春归。 译文:美丽的景色总是能让人忘记饥饿,我与你一起分享美食忘记了吃饭,现在你又要回到春天中去。 赏析:这首《浣溪沙·三十八首》是清代诗人王时翔的作品,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人对美景、美食与爱情的向往和依恋的画面。诗中“秀色由来可疗饥”一句,用“秀色”形容女子的美貌,而“由来”则表达了一种永恒的美好。接着
一寸柔肠万里纡。——这句诗描绘的是内心的情感如万里之长,如同绵延无尽的柔软肠络,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或爱人的深切思念和牵挂。 好天良夜怅离居。——美好的天气和宁静的夜晚让人更加感到离居的孤单和悲伤。这反映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体验,通过自然景象来反衬内心的情感状态。 独揩清泪五更余。——独自一人在夜深人静时刻擦拭泪水,强调了诗人孤独的感受及其对离别痛苦的深刻体会。 情重何妨添病重
绣帐轻褰起欲扶 翠尖如揭晓山图 绮窗花笑一尘无 路近蓝田多美玉,梦经沧海尽明珠 人间犹有阮郎孤 诗句释义 1. 绣帐轻褰起欲扶 译文: 绣制的帐子轻轻被掀开,想要扶持着站起来。 关键词: 绣帐、轻褰、欲扶 - 绣帐:一种精美的织物制成的帐篷或帐幕。 - 轻褰:轻轻地掀起。 - 欲扶:表示需要帮助。 2. 翠尖如揭晓山图 译文: 翠绿色的尖顶如同揭开的一幅山图。 关键词: 翠尖、揭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全诗如下: 杨柳梧桐翠色齐。小鸳么凤镇双栖。梦中仙路有丹梯。 玉簟分明花气重,琐窗萧淡月痕低。惺忪那易到如泥。 注释: 1. 杨柳梧桐翠色齐:形容柳树和梧桐的绿色非常鲜艳。 2. 小鸳么凤镇双栖:形容一对鸳鸯或凤凰在树上相互依偎,共同栖息。 3. 梦中仙路有丹梯:形容梦境中的仙境有一座红色的阶梯,象征着通往仙界的道路。 4. 玉簟分明花气重
浣溪沙 · 三十八首 小院秋光似画佳。海棠红映绿莎阶。几番闲立写风怀。 锦瑟怨时知意忤,玉琴调处识心谐。可能亲递凤皇钗。 【注释】 小院:院子。 秋光:秋天的阳光。 画佳:如同绘画一般美好。 锦瑟:一种古代乐器的名称。 玉琴:用玉石制成的琴。 鸾凤钗:一种古代的发饰,用金、玉或珠宝制成,形状像鸾鸟和凤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女子对爱情态度和感受的词,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渴望和期待。
绣榻凝尘画烛灰。四垂帘幕映苍苔。怯春人卧燕飞回。 花信不随风信发,愁丝偏接雨丝来。冷清清地自惊猜。 注释: - 绣榻:绣有花纹的床榻。 - 凝尘:积聚灰尘。 - 画烛灰:描绘的蜡烛熄灭后留下的灰烬。 - 四垂帘幕:四边垂下的帘幕。 - 映苍苔:映照在青苔上。 - 怯春人:对春天感到畏惧的人心。 - 燕飞回:燕子飞回。 - 花信:花朵开放的信号。 - 风信:风向的信号。 - 寒丝:形容细长的丝带
流水桃花一段春。移舟洞口祗逡巡。 路迷惆怅在风尘。 俗客自伤难换骨,仙源谁许易通津。 始知薄福是渔人。 注释: 1. 流水桃花:指春天的景色,水流清澈,桃花盛开,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 2. 一段春:指春天的时光或景色。 3. 移舟:移动船只,泛指四处漂泊。 4. 洞口:山中入口或洞穴。 5. 逡巡:徘徊不前,犹豫不决。 6. 路迷:道路迷茫,形容方向不明确或处境困难。 7. 惆怅
诗句: 谁把雕笼翡翠分。相思两地不相闻。 注释: “谁把雕笼翡翠分”中的“雕笼”指的是精美的鸟笼,而“翡翠”通常指代珍贵的翡翠鸟或美丽的女子。这句诗可能表达了一种美好但无法共享的情感,或是对远方爱人的深情思念。“谁把”暗示了施事者的存在,可能是一个特定的人。“相思两地不相闻”直接点明了诗人因为距离的原因而不能与对方分享相思之情,这种相思之苦只能默默承受,无法通过言语来表达。 译文:
细雨尖风欲断魂。落红庭院又黄昏。麝烟金鸭被微温。 无计可令春睡稳,空言亦是玉人恩。分明曾许拭啼痕。 诗句注释与赏析: 注释: 1. 细雨尖风欲断魂:形容天气的恶劣,细雨和尖风让人感觉如同灵魂都要断裂一般。 2. 落红庭院又黄昏:庭院中落满花瓣,天色已晚,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 3. 麝烟金鸭被微温:用麝香熏过的被子散发出温暖的气息,象征着温柔的氛围。 4. 无计可令春睡稳:无法安稳地入睡
以下是对《浣溪沙·三十八首》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1. 诗句解读: - “香玉初消不耐看。谁怜弱骨更珊珊。”:形容女子的柔弱和娇羞,如同刚刚凋零的香玉般令人不忍多看。"珊珊"形容女子步履轻盈、体态优雅。 - “一声归也泪偷弹。”:表示思念之情难以抑制,泪水不自觉地滑落。 2. 翻译: - 香玉(美人)刚消失就让人忍不住想再看一遍,可惜没人怜爱那纤弱的身体。 -
短阁清灯照影闲。碧云香霭隔银湾。 萧萧暮雨洒花关。 燕语呢喃飘枕角,蝶魂离合向屏山。 依稀记捧玉纤弯。 注释: 1. 短阁清灯照影闲:指在夜晚的时候,灯光照亮的阁楼中,影子显得悠闲自在。 2. 碧云香霭隔银湾:碧云(形容云朵的颜色或形状)与香霭(形容花香雾气)交织在一起,仿佛隔着一片银色的海湾。 3. 萧萧暮雨洒花关:傍晚时分,细雨纷飞,打在花门上。 4. 燕语呢喃飘枕角:燕子的低语声
```text 十二红楼锁碧烟。飞琼萼绿自婵娟。骖鸾驾鹤戏芝田。 隔箔异香霏作雾,堕怀明月远于天。玉箫声歇夜如年。 【注释】 - 十二红楼:泛指华丽的建筑,通常与富贵之家相关联。 - 飞琼萼绿:形容花朵色彩斑斓,美丽异常。 - 骖鸾驾鹤:神话中的仙人所乘之车,象征着超凡脱俗。 - 药烟影里:形容景色朦胧,如同烟雾一般。 【赏析】 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春日画面
注释: 鬓发轻轻垂在紫绡上,像蔷薇上的露珠洗涤过一样娇美。疲倦的面容刚展开就令人魂销。 阳光照射下的粉梨如同脸颊一般红润,风中细长的柳枝如同腰身一般柔软。斜倚小阑干,她显得如此苗条。 赏析: 《浣溪沙·三十八首》是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词作。这是一组写闺情之作,通过描绘女子梳妆、梳妆后的形象和行为来表现其内心情感。全词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诗句:画阁深沉烛影交。镜台拈韵互推敲。 译文:在深邃而宁静的画阁里,灯光与烛影交织在一起;在镜台上,我们互相吟诵着诗词,相互琢磨、切磋。 注释:1. 画阁深沉:形容建筑风格典雅,内部装饰富丽堂皇。2. 烛影交:描绘室内灯火辉煌,光影交错。3. 镜台拈韵:指在镜子前吟咏诗词,相互琢磨词句。4. 捻韵:用手指弹拨琴弦,模拟弹奏旋律,此处用以形容吟诵时的细腻动作。5. 推敲:指反复琢磨、斟酌文字
诗句原文: 拨翠山光浸碧涛。琳宫移步凤尖劳。暮归红烛照吟毫。 画舫春游人更懒,绣帏浓睡日常高。隔帘休把绮琴操。 注释如下: - 拨翠山光:形容山色翠绿如同被拨动的波光。 - 浸碧涛:碧水与山色融为一体,仿佛被山的光波所渗透。 - 琳宫:指华丽的宫殿或园林。移步凤尖:意为漫步至宫殿的最高点,凤尖通常指的是宫殿的屋顶翘起如凤的尖端。 - 劳:劳累,辛苦。 - 暮归:傍晚归来。 - 红烛:红色的蜡烛
诗句:玉藕丝长未上梭。 译文:藕丝很长,但还未来得及织成网,就因为人欲织而犹豫,显得有些无精打彩。 注释:玉藕,指藕丝,长,形容其长度之长,未上梭,指还没被编织进布匹中,梭子是古代织布的工具,这里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 赏析:这首《浣溪沙》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女子对爱情的渴望与期待。从"玉藕丝长未上梭"可以看出她对爱情的执着和期待,即使面对困难也不放弃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又名“雪梅香”、“小庭花”、“江神子”等。双调,六十六字或六十八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或四仄韵。上片第一、二句对仗工整,下片第三、四句对仗工整。 一剪轻风一片霞:形容晚霞的美丽。一剪,形容云彩像一把剪刀。 玉钩新月画帘斜:月儿挂在窗上,如钩似弯,照在窗帘上。 柳条纤软不胜鸦:柳条柔软纤细,无法承受乌鸦的体重。 暧褪锦衾微见雪,香霏绡幔欲笼花:暖意渐渐消退时
标格寒梅韵海棠。全身当得翠红乡。更饶一种是纤长。 画槛风丝飘瘦影,绣裙烟缕立斜阳。珠帘八尺限萧郎。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才能。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如“画槛风丝”“绣裙烟缕”等,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同时,诗句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爱情和自然的热爱和思考
注释: 珍重疏梅一树明。晚烟漠漠月枝横。对花吟更绕花行。 清影似嫌银烛烂,断魂应逐素云轻。嗅香敲句过今生。 释义: 我珍重地欣赏着那一棵疏落的梅花树,夜色中烟雾迷蒙,月光斜照在树枝上。我在花香中吟咏,绕着花行走。 梅花的影子似乎有些嫌弃银烛的光亮闪烁,它的身影随风轻舞。我的魂魄仿佛随着白云飘荡,无法停留。我在梅花的香气里敲打诗句,度过此生。 赏析: 《浣溪沙·珍重疏梅一树明》是一首词
【注释】 ①五更斜月:指天将明的月亮,也指夜已深。 ②云冉冉:云彩轻轻浮动的样子。 ③绡魂:形容女子思念男子时的情思如绸般柔美。 ④心力:心意和精力。 ⑤枉抛心力向银屏:白白地浪费了自己的心意和精力,却对着那银色的屏风。 ⑥向:对着。 ⑦银屏:泛指屏风、窗棂等。 ⑧“最绡”句:意谓最柔弱之处是女子相思时的影子。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描写了一个女子深夜不眠的情景和内心活动。
【注释】 缥缈:轻飘,隐约。飞楼:即凌虚阁。第一层:指最高一层。蕊珠仙子,传说中的仙女名。 琅函玉笈:指道教的经书,用玉作函,用金为笈。紫霞绫:紫色丝织品。 烛暗:烛光暗淡。红蕤:红色花朵。容:面容。半倚:半靠着。朱槛:红色的栏杆。双凭:两人并倚。 似生怜又似生憎:像可怜她,又像是讨厌她。 【赏析】 这首词是咏物抒怀之作,写一位女子对楼上灯火的依恋和厌恶,表达了作者对她的同情。
【注释】 玉艳:指美玉。飒飒:形容风声、雨声等声音的急骤、急促。彩云飞去:形容彩云随风飘逝,比喻人离去。怅难留:因离别而感到悲伤。繁氏:即王繁生,唐代女诗人,本姓徐,名照鸾,字子鸾。定情空有梦:指与爱人之间虽有情感但无法实现。江郎赋别只牵愁:江淹在诗中写他离别妻子时的心情,“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这里化用其意。绿波春草:春天的水面和岸边的青草,这里用来比喻女子的容貌。 【赏析】
【解析】 此为《浣溪沙》组诗中的第三十八首,写景抒情,抒发了作者对美好景色的热爱之情。上片主要写了阆苑清虚碧海深处的美景;下片则以新月和朝阳来衬托阆苑之美景。“风裳云帔称人心”是说这风和云仿佛都是仙女,它们随着人的心情而变幻。“去来长是费思寻”意思是说人们来到这里,往往流连忘返,不愿离开。 【答案】 ①“阆苑清虚碧海深”,阆苑: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仙境。清虚:清静幽远。碧海:形容水色碧绿
【注释】 《浣溪沙·三十八首》是北宋词人苏东坡创作的一首咏物词。上片描写了月亮从海中升起,作者在梦中与它相会的情景。下片描绘出一幅春蚕吐丝、老梅依傍柳树的图画。全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鲜明生动,富有诗意。 【赏析】 这首咏物词以“明月”和“春蚕”为题,写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上片写月出东海。开头两句写月亮从海中升腾而起,用香云绾玉簪形容其洁白,用秋水带秋岚形容其明亮
浣溪沙·三十八首 海燕双归宿画檐。玉楼人远暮寒添。夕阳红尽暗疏帘。 悄悄心期辜眼底,沉沉消息压眉尖。锦衾空有泪珠淹。 注释: 1. 海燕双归宿画檐:海燕双双飞回屋檐下。 2. 玉楼人远暮寒添:玉楼的人已经离去,黄昏时分的寒冷也随之增加。 3. 夕阳红尽暗疏帘:夕阳西下,天边染上了一片晚霞,但那层薄雾般的窗帘却显得越发幽暗。 4. 悄悄心期辜眼底:心中默默期盼,却无法在对方面前表达出来。 5.
译文: 离愁纷扰难以割舍,在桥头挂起轻帆。柳絮厌恶我身上穿的征衫。 远山重叠又隐约可见,乱山矗立更显险峻。我痴心依旧等待泥封的书信。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又名“浣溪纱”“秋娘曲”等。 三十八首:词人所作的词有三十八首。 芟:割除,除去。 点征衫:指穿着征衣,是出外打仗或旅行的人所穿的衣服。 矗聂:矗立的样子。 巉巉:高耸的样子。 泥缄:泥封的信件,用泥土密封的信件。 赏析:
【注释】 浣溪沙 · 三十八首:词牌名。 把玉纤:用玉手整理丝弦乐器的琴弦,这里指弹拨乐器。 相兼:相互映衬。 玲珑心地:形容女子心地聪慧。 【赏析】 “意外逢欢”二句,写词人意外遇见心爱的人,心中喜悦。“夕阳罗袖傍疏帘”,是说词人看到心爱的人时,她的衣裙被斜阳映照着,像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这几句描绘了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使词人仿佛置身于其中。 “飘荡风尘”三句,写词人与心爱的人在月光下对歌